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讓王伏將太子一事推給祖梧,承澤帝必然有所動作防範,祖梧被皇帝逼迫就會儘快起兵,再由他們黃雀在後。
而祖梧若反,第一個對付的就是祝家。
以朱端權欲薰心,貪生怕死的性子,絕不會將皇位交給祖梧,所以他會想出一個讓三大營對付東南的嫁禍之計。
不論最後是祖梧按耐不住下手,還是朱端使計,回京途中祝襄遭遇敵手不過早晚之事。
當暗衛問他是否加派人手力保祝襄時,他猶豫了。
片刻間他想到了許多東西,比如祝襄初到涼州衛的樣子,比如祝約小時候看著祝襄垂死的樣子。
最後他想到了金陵城三大營的將士。
這群人不會那麼容易向祝約低頭,而祝襄一旦回到金陵,他是會明白兒子的難處共舉大業?還是會守住骨子裡的忠君二字與他決裂帶走祝約?
祝襄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將軍。好到與老侯爺祝豫和梁瞻世一樣墨守陳規,以君和大朝律法為天。
當年承澤帝強要攬江軍併入三大營祝襄都沒有反駁。
他賭不起祝襄是將忠君看得更重還是將祝約看得更重,也需要一個激起三大營鬥志的由頭。
於是在那日的曲靖秦王府,他最後對暗衛道,「不必了,聽天由命罷。」
朱桯站在樹後,緩緩地攥緊了拳頭。
一切照他所想有條不紊地進行。他答應晏聞不動祝襄,他沒有食言,只不過是順其自然罷了。
校場上繁星朗月,清輝被火焰染成猩紅色覆蓋在中間的人臉上。
祝約沉默地站了一會兒,然後緩緩地往御馬監走去,他要挑一匹最快的馬去兗州府,去親眼看一看祝襄。
他忽然什麼都不想管了。
籌謀算計一瞬間好像失去了意義。如今這副局面,虎符加上祝襄,吳瑄致必然會殺進皇城了結了朱端,三大營不可能扶持祖梧,秦王奪位已成定局。
而這一切順理成章地代價居然是祝襄的命。
他覺得可笑,自己還念著朱端過去的好,想在戰亂中保他一命,而這位承澤帝居然毫不猶豫地殺了他的父親。
因果報應,他只能想到這四個字。
昭懷太子因他而死,如今朱端殺了祝襄。世間道理有時候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幾方惡人纏鬥,最後都報應都落在無辜的人身上。
吳瑄致和一隊兵將跟在他身後,想說什麼終究沒有開口,看著他僵硬地取了韁繩,正待牽出那匹馬時,遠方忽然傳來一陣馬蹄伴隨嘶鳴。
吳瑄致拔出刀,怒喝道,「何人闖營?!」
有人在夜色中跳下馬,追至身前,祝約在濺起的塵泥中見到了應松,他身上外衣髒了皺了,像是跑沒了力氣,連滾帶爬地抓住了他。
「小侯爺,這個」
應松離開兗州第一日宿在了鳳陽,他抱著那枚玉佩不敢入睡,直至第二日晏聞一行人緊跟著從兗州府趕來。
他原本不明白為何晏聞匆匆追上他,直至看見一副漆黑的棺木橫陳於眼前。
白幡素衣,親衛緘默不言,連同晏聞在內,仿佛一夜之間,所有人都變成了空殼。
晏聞沒有和他多說什麼,只下令速回應天府。於是他們輪番駕車換馬,護送著棺木趕回了金陵,原本需走一月他們只用了二十日就入了金陵內城。
護送的棺木的親衛已經回了烏衣巷,他則領命來到城郊奉送那枚玉佩。
祝約望著應松的素麻服,接過那枚依舊溫潤的豫字佩時,終於嘔出一口黑血。吳瑄致疾步上前拖住他,接過玉佩,年逾半百的老將在一瞬間眼底猩紅。
「將軍呢?」
吳瑄致捏緊了玉佩,粗糲的指腹撫摸過那個「豫」字,他沉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