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37章 来降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马哈木遭受重创,率部往老巢逃窜,特别悲催的是,在忽兰忽失遭遇到了鞑靼部。

阿鲁台没有从明朝捞到好处,正憋着一肚子火,刚好全撒到马哈木头上。

瓦剌部本来就不是鞑靼部的对手,又是刚吃了败仗,根本无心恋战,被鞑靼部痛扁了一顿。

马哈木撒开脚丫子一路西奔,人困马乏粮食断绝,跑到哈密卫向宋晟投降。

宋晟不敢自作主张,紧急派人奔赴南京向朝廷请示。

朱允熥正郁闷得不行,得到消息大喜过望,传旨宋晟,接受瓦剌人投降,命马哈木到南京来请罪。

武英殿中,朱允熥十分得意地对群臣说道:\\\"马哈木来降,从此之后,朝廷在北边少了一个劲敌。\\\"

朱棣拱手道:\\\"皇上准备怎么处置马哈木?\\\"

朱允熥道:\\\"燕王有何良策?\\\"

朱棣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朱允熥连连摇头,\\\"宋晟在奏折中说,马哈木狼狈不堪,四万骑兵只剩下一万五千骑了。朝廷如果杀了马哈木,蒙古草原上就只剩下阿鲁台一家独大了。朕的意思是扶弱攻强,利用马哈木攻打阿鲁台,使蒙古人内乱不止,朝廷坐山观虎斗,从中获利。\\\"

朱棣嘿嘿笑道:\\\"这个计策看起来不错,其实是行不通的。\\\"

朱允熥:\\\"为何?\\\"

朱棣:\\\"皇上这是在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蒙古人天生反骨,天生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走投无路的时候投降骗吃骗喝,\\\"

朱允熥:\\\"当初朝廷收留了八万蒙古难民,分散到了各地,不是很安生吗?\\\"

朱棣笑了笑,\\\"臣在北平与蒙古人周旋多年,深知蒙古人的德性。他们傲得很,总觉得成吉思汗横扫天下,忽必烈入主中原,蒙古人才是天下第一强,根本没把汉人放在眼里。

收留那八万蒙古人,耗费了朝廷多少钱粮,皇上算过吗?臣听说蓝玉当年是准备把这些蒙古人全沉到海里去的。

蓝玉一辈子有勇无谋,难得做一件有脑子的事,却被皇上阻止了。皇上信不信,将来天下有变,那些蒙古人二话不说就反了,这不是在养虎为患吗?\\\"

朱介熥:\\\"燕王何以这么肯定?\\\"

朱棣两手一摊,苦笑道:\\\"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蒙古人就是这种德性!当初太祖也是想招抚王保保,许他高官厚禄,许他荣华富贵,他听了吗?没用的。对付蒙古人,就一个法子,杀!\\\"

朱允熥:\\\"杀了马哈木,阿鲁台就一家独大了,更难对付了。\\\"

朱棣又笑,\\\"瓦剌人有七八十万呢,哪能那么快就绝种了?马哈木有七个儿子,个个如狼似虎,马哈木一死,肯定打得不可开交。阿鲁台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肯定趁火打劫。如此一来,蒙古草原上就永无宁日了,这样岂不更好?\\\"

大规模杀降,只图一时痛快,结下的却是永世不解的血海深仇,再也难有回旋的余地了,真的好吗?

朱允熥良久道:\\\"几千年都是这样打打杀杀过来的,朕想走出一条新路。\\\"

朱棣脸上露出一丝揶揄的笑。

过了快两个月,马哈木带着十几个随从,在宋晟部下的监视护送下到了南京。

朱允熥没有立即接见他,而是令礼部官员陪着他遍览南京名胜古迹。

马哈木从来没来过江南,立即被南京的繁华富庶迷了眼。和南京的高楼大厦小桥流水相比,千沟万壑穷山恶水的蒙古高原实在太寒碜了。

马哈木遍享南京的美食和美景,终于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始更 老爹求我当太子我却帮老哥战天下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 光荣使命1937 烈焱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