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22章 不去江夏,你们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情况下,就把那股涩嘴的味道给去掉的。

真香。

汉朝人原本喝茶,必须用葱姜蒜甚至花椒丁香调味,为的就是除掉没有杀青的茶叶里的涩味,甚至不得不把茶叶弄成碎末。

司马徽不想有损自己淡泊名利的形象,连忙抑制住自己欣赏这些风雅之物的念头,主动转移话题,

问起庞统这两年多在扬州的建树,还想说几句“不可为了建功立业,急功近利”之类的话敲打。

83最新地址

庞统则是非常自豪,直截了当显摆:“只因在下年轻,整整两年半了,依然只是豫章郡丞。不过诸葛府君(诸葛玄)的脾气,先生也是知道的,跟先生一般清雅淡泊,不理俗务。豫章民事政务,多半落在我肩上了。

唉,车骑将军麾下贤才还是太少了,也不知要过多久,才能有足够的郡县之才,帮着把这些繁琐之务扛走。我还是喜欢只参赞军机、不管别的。”

司马徽闻言微笑,也不揭穿,只是顺着说道:“是么老夫也听闻车骑将军仁义之名远播,多有贤士投效,如何还会缺士公威这两年近况如何现居何职”

孟建在一旁拱手回答:“前年为彭泽县令,去年迁南昌县令,今年讨伐黄祖期间,略有微功,加师友从事,仍兼领原职。我也自知年轻识浅,尚需砥砺,难掌一郡事务,不比士元高才。”

司马徽身后众人听了庞统、孟建的官职履历,其中几个有意出仕的,已经有点意动。

个别不会做官,只想做学问的,也至少觉得江夏会是一个好去处。只有向朗此前刚刚得到了刘表的征辟,让他去临沮当个县令,他虽未回复,但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要脸的,如果已经收到征辟后,直接拒绝也就罢了。但是在犹豫观望期间、别人开价比第一家更高就跳槽,对名声不太好。

而庞统等孟建说完,立刻补充了一句:“车骑将军虽仁义之名远播,多有贤士投效,但还是比不上他所掌州郡增长之快,这才缺人。

三年前仅剩一郡之地,全靠礼贤下士、众志成城,如今已有七郡之地,地跨徐扬荆三州,岂能不缺诸位师弟有意出仕报国者,何不抓紧眼下的机会刘荆州虽也尊贤礼学,但终究不能用人,否则孔明与我又何必远赴扬州、投奔英主。”

众人听了之后,纷纷看向司马徽。

司马徽这一世还没见过刘备本人,也没结交过,只是听闻其名声,他想了想,便问了庞统一个问题:

“久闻玄德公有英雄之志,以匡扶汉室、除贼定乱为念。此心虽仁,但自古治乱循环,昔高祖斩蛇诛秦,由乱入治,至王莽篡汉,又由治入乱,已二百年矣。光武中兴,又由乱入治,至今二百年,又由治入乱,恐未可猝定。

袁术虽行僭伪、又旋遭族灭,但其危害远不及王莽,恐也担不起当世嬴政、王莽之凶灾。嬴政、王莽窃取天下,皆撑持了一十五年方亡,其中嬴政一统十二年,方才战乱四起,三年攻战而亡。王莽一统九年,方才战乱四起,六年攻战而亡。

袁术既没能如嬴政、王莽暂时一统,持续时间也仅三年,这乱世怕是还远远没乱够,天下人心之怨愤,也远远未能在一个暴君身上发泄完,汉室又如何能复兴。”

司马徽这番理论,还是带点迷信的,但也不得不说,是汉末时很多喜欢总结历史规律、德运循环之说的敏锐名士的见解。他目前觉得刘备没能力结束乱世,也就直接说了出来。

后世演义里,因为觉得这些话比较晦涩,就简化为“顺天者昌,逆天者劳”,说司马徽、崔钧皆觉得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是由此演化出来的。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不知道马尔萨斯陷阱,但也朴素地看到了人口爆炸后“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登神之前,做个好领主 海贼:从东海走出来的魔王 十方证道 大汉国士 道祖从通背拳开始 摊牌了,我无敌了 开局荒天帝兄长,我获得满级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