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01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但說實話,今年七歲的呂瑛便對自己的壽命完全沒有信心,如果他娘以後不煥發第二春的話,呂家有極大概率會斷代,呂家軍很可能面對群龍無首的問題。

可人不能因噎廢食,許多年後的事許多年後說,現在還是先把該做的事做好。

談完立軍之本,再要求大傢伙遵守軍規就容易多了。

既是守衛百姓的水軍,就不該傷害百姓,因此也不能搶掠百姓的東西,買東西要給錢,對婦女不得調戲,不許仗著自己有兵器武力就到處欺負人,不然和倭寇有什麼區別?

在沿海一帶,罵一個人「你這人好像倭賊矬子」是最高等級的辱罵,連華美靜這樣溫柔嫻靜的婦人聽到了都要為了自家顏面抄起扁擔和人拼命,所以「像倭寇」對這些軍漢來說,簡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為了提高打倭寇的戰勝率,保護更多的人,他們還得提高自身戰鬥力,因此呂家軍以後會提升待遇,讓大傢伙吃飽且日日有葷腥,他們也得下死力氣練出好身板,以後把倭寇捶成小餅餅。

呂瑛說的都是大白話,易於理解且一聽就覺著「有道理,我該聽他的」。

華美靜聽著呂家水軍的故事也心潮澎湃,只覺得自己和亡夫以往從不曾聽到呂家軍的故事,實乃生平一大憾事。

這些抗擊倭寇的人都是守護沿海的英雄哩,人們應當知曉和傳唱他們的故事,然後將他們銘記。

因著被呂瑛打動,呂家軍軍規也有不得騷擾婦女的規矩,和他們相處並不會讓女子感到猥瑣厭惡,華美靜便也加入了每晚教認字的老師行列中。

軍士們本就在剿匪時被華美靜救了數次,如今又從她這學字,叫「華大夫」時語氣中含著的尊敬意味也更多了!

至於呂瑛,他看字有人教了,那他就專心負責算術課吧,小人家告訴軍士們:「我們在海邊打倭寇,那朝廷的軍隊就打北孟的韃子,如今我們去支援那邊,到時要發糧發錢的,總要自己把數算好才成。」

「誰要是發個一斗糧,結果一袋子裝出去兩斗,瓊崖島的臉都得從南海丟到襄陽去。」

說到這,呂瑛神情凝重,一副此事極為嚴重、必須重視的態度,帶著軍士們也緊張起來。

這些軍士都是呂家在島上百姓、厘家、南海群島的野人部落中招來的,用秋瑜的話說就是人均胎教學歷,個個都是不看重知識的糙漢子,但是個人就要臉,他們打倭寇的,可不能在打韃子的人面前丟這個臉,不然不是顯得他們低人家一等麼!

就像孫少爺說的,從一數到一百得通暢、一百以內的加減乘除總得搞清楚吧!

呂瑛也不是什麼魔鬼,他不是光靠威逼壓著這群糙漢子學習,還會說好話捧人,什麼呂家軍的尊嚴、瓊崖島的顏面等高帽子都使勁地往這群人頭上戴,又誇他們學得快,日後也是文化人,有了兒女可以自己親自教,萬一見著哪個子孫學得快,咬牙供一供,供出個秀才舉人來……

聽著他描繪的大餅,有些已經娶妻生子的軍漢竟是痴了。

要真養出個官老爺來,以後他們就能單開一本族譜,族譜第一頁就從自己開始寫啦!

呂瑛說要去前線時,不光是呂曉璇收到了信,秋瑜也接到了呂瑛的消息。

在湖湘開石膏礦開得灰頭土臉的秋瑜看信時,滿心都是「颱風天出海是什麼猛人」等震撼心情,他忙將事丟給劉紫妍,自己收拾行李匆匆北上。

《禹史》里禹武宗曾親口說過大意是這樣的一段話↓

朕第一次上戰場是在十六歲,在那之前朕只翻過《三十六計》和《孫子兵法》,從未想過要親自領兵。

是的,其實後世秦湛瑛親自去打仗,完全是因為前線大將江百岸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升天了,於是原本只是去監軍送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京門第一寵 嫁給病嬌傻王爺沖喜 無上帝寵 女扮男裝後皇帝卻彎了 飲滄錄 嫁嬌女 514號雜貨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