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 391 章 番外·后世人参观圣陵(下)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和造纸术的飞速发展,留下的史料指数型增长。但有时候史料多也未必全是好事,因流传下来的当时史料,很多根本是彼此矛盾的。

比如有史册记载姜相是生有宿慧。

但也多有武皇一朝的野史、话本坚决称:姜相为鹤仙化人,还列了许多证据,比如圣神皇帝对鹤的偏爱,比如钦明皇帝曾在姜相仙逝后,于洛阳皇城内设‘归鹤华表柱’。

因传说中:鹤千年乃归,停于华表。

此似又为一证。

可见同时代的人,对姜相就颇多揣测,只是更擅用当时的最流行的‘圣贤之人都是某种神仙或者瑞兽的化身’说法来解释。

小杨有时候在网上看人各执一词吵架的时候,就能够理解了:就像现在发生一件新闻热点,或是出现一个名人,每个人的看法也不一样。

而各人将各人的看法言之凿凿记录下来,表示自己说的才是真相,那么再过一千年被后世人看到,只怕也要一个头两个大。

到底什么才是真相啊!

越接触历史,小杨反而越有一点非常个人的感触:有些事,或许在成为历史之前,就是永恒的谜语。

那又如何靠后世的复盘,去解开本来就没有谜底的题目呢?

但……

小杨忽然想起自己看的那一本,情节非常虐心的,根据史册中记录的‘杜甫神梦’写成的无有姜相的if线文。

无论迷雾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参照史

料,到底是不是人还要打个‘?’)。

但好在她们有过这样一个人。

游客们随着小杨来到了姜陵的墓表前。

“诶?姜相的碑……与刚才看过的圣神皇帝碑好像啊。”

每个游客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游客不太懂历史,怕露怯就从头到尾不出声,只竖着小耳朵听到什么算什么。

但也有游客是那种,我来都来了,不懂可得赶紧问问不能白来,比如这一位,就非常开朗好问。

“讲解员,我没看错吧?好像两块墓碑只有碑头上的图案不一样?”

小杨是树懒性格,不紧不慢的,因此开口就比同为游客的一位姑娘晚了些。

穿着紫色冲锋衣的姑娘脆生生开口:“是,姜相陵号墓为陵,因此墓碑也是按照皇陵的规格修的,与圣神皇帝的圣碑规制相同,是为对碑哦!”

“这一对碑的形制,与首都博物馆里存放的《帝相对印图》画的对印一样。”

边说还边拿出一张照片来——显然是从博物馆拍来的一张画。

画是圣神皇帝亲笔,画的是一对印,大小形制相同,唯有顶上的印纽图案不同,是一日一月。

选石雕刻印章的时候,显然选的也巧妙:日印原石里带着一抹红色,正好被雕琢成日章的印纽,宛如一轮微型红色旭日,而月的那一方印纽,则是纯白无暇的一弯细白月色。

紫色冲锋衣姑娘如数家珍:“这一对印章是武皇与姜相年少在掖庭时所得,为私印,因此比起武皇其余的国印,与姜相的历数官印都小许多,也简约许多——从记载来看,材质也并非上佳。”

“但这正是帝相相识于微时的佐证。”

“而首都博物馆之所以只藏有《对印图》,正是因实物随葬于圣神皇帝陵寝。这是明明白白下过旨意的被史官记下来的。”

时人既然讲究事生如事死,生为阳宅死为阴宅,那么许多皇帝都会提前选好自己的陪葬之物,留下旨意给太常寺和礼部,令其遵行。

“大诏令有记武皇圣旨【朕万年之后,将此诸物随于帝陵梓宫内】里,头一件就是日月对印。而最后一物为【另有朕少时所得母赠犀角梳,勿随朕寝。随于姜陵,方二梳合一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妖道江湖 妖人道 灵斗神破 拳镇武侠 我的徒弟不对劲 ABO:我家夫人太暴力 武神主宰秦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