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二十六章 翰林典籍,监牢诗稿(求推荐,求收藏,求追读!!!)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皇宫,天寒地冻。

云层厚重,遮住了整个太阳。

灰蒙蒙一片,风雪欲来,即使是白天,宫殿也要点上油灯照明。

灯光映照着书房中的几个人影。

朱元璋正在翻阅着翰林院编修的书籍。

下方站着三人,除了朱标和朱棣,还有一人,蜡黄脸,络腮胡,小眼睛,乃是翰林院典籍吴沉。

吴沉按着朱元璋的提出的“敬天、忠君、孝亲”三点要求,给国子学的学子编写一些教材,另外还有一些旧的教材进行增减之类。

“陛下,这套新的书录,现在就剩下校对,需要多人进行,明年主要翰林院都会着手这件事。”

吴沉汇报着进度,这一块主要是他在负责。

朱元璋颔首道:“这边编撰完成,校对之类,让别人去做,你先腾出手来,明年有些别的事让你来做。”

吴沉没有问具体什么事就同意下来,反正他已无所谓,之前就是奏对失误,被降职为翰林院典籍,再降就能回家耕田了。

自去年胡惟庸案后,中书省被废除,朱元璋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没有中书省,事情陡然增加了几倍。

这次看吴沉的事情快忙完了,准备过年后,设殿阁大学士,而吴沉这样的人就是首选,办事任劳任怨,降职这么久,都没有一点怨言。

吴沉继续说道:“陛下,还有一事,今早臣好友胡翰去世,后面几天,只能让翰林院其他典籍先做我手头事物。”

“胡翰?”朱元璋眯起眼睛,想了一会,这才想起胡翰这人,说道:“多年前,拿下婺州,那会见过,己酉年纂修《元史》也有他吧。”

己酉年是洪武二年,为了尽快终结元朝,便在当时纂修《元史》,以表元朝结束。

攻下婺州都是二十三年前的事了,当时的胡翰给朱元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吴沉点头说道:“是的陛下,胡翰也正是婺州人,后来婺州改为金华府了。”

胡翰也算是有名的学者,既然去世了,吴沉去悼念也理所当然。

谈话间,有太监来报,毛骧在书房外,有事汇报。

毛骧刚从监牢那边回来,手中拿着几张诗稿,冒着严寒,站在书房门口。

朱元璋把毛骧叫了进来。

“有什么事过来说,你们先在一边等着。”

朱元璋知道毛骧要汇报的张丰的事,要是没有吴沉就让他直接说出来了,有吴沉在这里,不好直说。

毛骧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回了声:“是。”

走上前去,将手中的几张诗稿递给朱元璋,并在朱元璋耳边说了起来。

吴沉主动后退,站的远远的,低着头,旁若无物般,毛骧的话他一点都不感兴趣,听多了小命不保。

朱标和朱棣两人看着这个情况,都料想是监狱张丰的事情。

“嗯,咱知道了,你下去吧。”

听完了毛骧的汇报,朱元璋这才注意到了手中的诗稿上的诗词。

毛骧汇报的便是牢房中的事,包括张丰写了四首诗词,其中两首是给自己的,一首是给朱樉的,还有一首是给朱元璋的。

这几张诗稿被毛骧提前拿了出来,也让人把第三首写给朱樉的多抄写了一份。

朱元璋看着第一首悼念诗,脸上不由露出笑容,说道:“可惜了,这么好的悼念诗,暂时是用不上了。”

接着又看第二首,第二首第一句大概意思朱元璋还是看懂了,就是说自己运气不好,所谓“远交华盖”。

再看到“甘为孺子牛”,更是觉得老二运气好,这是张天师愿意教导他老朱家最不成器的老二。

翻开第三首,按毛骧说,这是朱樉要求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贞观开酒馆 小关公 泰机甲战车 四合院:60年代一厨子 绝世修真 综穿:漫漫修炼路 我纨绔世子娶妻彪悍点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