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4章 说亲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银钱和粮食方面,李鸿业现在手里只剩下万两左右的银子,用来给手下人发饷用的,其他的已经全部换成了粮食,现在米脂官仓和老营盐城的仓库里屯放着超过十万石的粮食,这个消息要是透露出去估计全陕西的官兵、灾民、流寇得把米脂城墙给推倒了。

现在李自成的麾下,纳入管辖范围的百姓约有三万户、十五万口,当然是把米脂县原来的人口和新来的流民都算上。实际直接控制的人口也就八千户,三万五千口左右。

共有约五千兵马,其中高立功带两千乡勇驻守县城,李自成在老营盐城有三千兵马。大部分都是步兵,骑兵只有五百余。不过这五百骑兵确是李自成的王牌,每个人全套盔甲,长枪,雁翎刀,骑弓样样俱全。

唯一不足的就是实战经验太少。

崇祯三年的冬天。

就在一片繁忙中度过了,十数万人的组织协调,后勤保障,让初出茅庐的李鸿业甚是忙碌,这年的春节都没有能回到老营去过个年。不仅他一人,李自成、高立功及米脂所有的官员胥吏全都一样,没有一个人能消停的。

以工代赈的自救行动,不仅吸引了大批的流民,同时也吸引了流寇。虽然李自成、李鸿业和目前周边最大的起义军、白二、王嘉胤等有合作关系,使得他们不像历史上那样,缺衣少穿,缺少兵器。

暂时的能够稳住他们,不会为了筹粮而破坏和李自成等的合作,但是其他的小股流寇还是不断的进入了米脂境内,李自成、高立功等人不停的带领兵马在境内巡逻,清剿流寇。

好不容易这个冬天熬过去了,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全县的水利和道路基本上修缮的差不多了,集合起来做工的县民们也散去开始了春耕,随着一场春雨,县城外的饥民也散了不少,除了安置在老营盐城的,李鸿业又从饥民中招募了两千人,三四百户耕种新开辟出来的万亩农田,以作屯田,并前三年一半的粮食上缴,之后土地归个人所有,每亩十税三,并在米脂落籍。

自此轰轰烈烈的米脂以工代赈活动正式结束。

看着农田里,绿油油的麦苗,水塘里蓄起来的河水,李鸿业自豪之感油然而生,现在到了表功奖赏的时候了。

首先以县令晏子宾的名义,行文绥德巡抚洪承畴,表示米脂县境以工代赈大获成功,现在农民已归田中,县内匪患已清,鉴于冬季剿匪是招募的乡勇,请巡抚大人批准保留这些乡勇,成立米脂保乡营,并把有功人员的名单上报了上去。

李鸿业也没有亏待他们,大家都忙活了一冬,拿出来三千两银子,五千石的粮食,对县衙的胥吏等大发奖赏,每人五两白银,五石粮食,各房主事翻倍,让县衙里胥吏们乐开了花。

劳军之事李鸿业还是交给李自成来做了,根据李自成的要求从库中拨出了钱粮。他也知道自己的本事,管管民政还算可以,要是让他管军那还是算了吧,没有那把刷子,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和大哥争权,只是一心想辅助大哥,改变原有的命运。

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原本这个时候大哥应该是被官兵追着到处流窜的,现在已经变成手握一县两城,数千精兵,十数万百姓了。

趁着春耕时期,没有多少需要自己亲自料理的事情,李鸿业带上亲兵返回了老营盐城。

一路上道路平整,李鸿业心情格外的好,带着数十名亲兵纵马驰骋,临近老营的时候,就看到老营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远远的看到石头做的城墙已经砌起了两三米高,东边的城门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

从城门穿过之后,更是另一番景象,城池内部原有的小山坡已经被铲平,起出来的石头全都堆砌在城墙边上,远一些平整过的地方已经有农民在进行耕种了。

回到内寨首先听到的是朗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贞观开酒馆 小关公 泰机甲战车 四合院:60年代一厨子 绝世修真 综穿:漫漫修炼路 我纨绔世子娶妻彪悍点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