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先生们的照本宣科。
华耀派人征召他时才让小黄门带给他二本启蒙书,一本是时人学的《急就篇》,一本是《孝经》。
唉,只能靠他自己私下里多多努力了。希望已经识字的刘备、戏忠能够主动帮助他。
深深地看了伴读们几眼,华耀手一招,高声道:“好了,时辰将至,咱们去前殿上学。”
带着伴读们进了前殿,曹操、荀彧、荀攸已经到了,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温书。
他们见了皇帝赶紧起来规矩的行礼,行礼的动作舒缓有度、姿仪甚美!让人赏心悦目!
“卿等不必多礼!”华耀摆手叫起。
随即走到自己的书案后,拿起案几上的铭牌,轻轻晃动着对进教室的伴读们道:
“看这里,这个是铭牌,每张书案上都有,上面刻着个人的姓名,个人找着自己的名字,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座。”
古代教室是书案蒲团一组,分两列竖排,一列五组,中间的过道都可以并行二人。
华耀的座位在最前方的中间,与先生的书案面对面。
曹操、孙坚、荀攸、戏平、文聘几个年纪大的座位在前,刘备等年纪小个子矮的几人反而在后面。
华耀是担心没有入过学的几个小不点害怕先生。
让他们坐前面会紧张不安,从而学不进去知识
让他们在后面,而前面有高个子档着,给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
他们可以听先生讲,也可以按自己的进度来学习。
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启蒙书加四书五经。
这些经书,都是华昭偷摸去太学里抄回来的样本。然后,华耀以此来练字。
全部只有经文,没有注释。学生们全靠先生讲经和自己揣摩。
很快,侍中大夫杨赐杨伯献拿着他的家传经书《欧阳尚书》到。
杨赐教学就是领着读了二遍,然后讲个他理解的大概意思。
华耀听的云里雾里,先生讲的跟他理解的有些出入。
咋说,他前世已经读研,虽然不是文科,但语文也是必须要学习要考试的。
这《欧阳尚书》比之古文《尚书》,夹带了太多私活。
华耀已经可以过耳成诵,会背诵后,想着,算了算了,我了解个大概意思就行,不必跟古人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