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作是袁术在江东部署的文武,地位相等,互不统属。
袁术自然是有信心掌握江东的。
在他的角度看来,丹阳太守袁胤是他的从弟。吴郡太守朱治是他的属吏,正是他抢了太傅、录尚书事的马日磾手中符节,并强迫马日磾辟命自己军中将士十多人,朱治才选在这十余人之列,被大汉朝廷堂堂正正的任命为了吴郡都尉。于公于私朱治都应该尽忠于他。
江东三郡,其中两郡都遵循其令,孙策一个将军即便统帅万余部队,没有后勤补给亦掀不起什么波浪,只能受他驱持,继续为他讨伐王朗,攻克会稽郡。
理论上袁术的想法也不能算错,如果他有人君之相,能宽厚得人,他眼下可谓是人才济济。
即便他抱怨天下豪杰不投靠他,却反而去投靠袁绍,怒骂:“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但他手中的人才依旧是旁人难以企及的。
仅在中枢的名士就有袁涣、杨弘、何夔等人,甚至孙策的老丈人,天下之名士周尚也看好他,愿意助其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这就使得理论上周瑜也是他麾下之臣。
而在地方和军队中更是有孙策、纪灵、张勋、桥蕤等人,都可以堪称良将之才。
这些人中有的对他鼎力支持,比如袁涣,他恕思而后行,外表温柔而内心能断,处危难则勇气极大。整个汉末三国时期,唯有袁涣、程昱、曹仁三人被评价为勇冠贲育。
还有人虽然在观望,但依旧接受了他的征辟比如何夔、周瑜,甚至孙策、朱治。
假使他能有枭雄气度,修德理政,举贤任能,以周尚、袁涣等人治理州郡,以孙策、周瑜、纪灵等人统帅三军,举鲁肃、刘晔等人为谋士,文臣进谏,武将效命,万众一心,则天下不足定也。
这种情况下,吕布敢带着区区几千人的部队就纵横淮南?
曹操敢长驱直入,追杀他六百余里?
恐怕天下就只能从他和袁绍两兄弟手中决出了。
但是遗憾的是,袁术心胸狭隘,又不修德政,有这么多贤才却不能用,打下了这么大的地盘,却离心离德。
朱治十分确定,就目前吴郡的形势,江东之民皆闻孙郎之名而喜。豪强、百姓、父老都归心于孙郎之政。
数十万百姓只知孙郎,而不知袁术为何人。
即便是如今,孙郎振臂一呼,全郡数十万百姓亦会纷纷追随,驱逐袁术。
更何况,孙郎麾下一万五千余精锐步骑,那是只认孙郎一人之令,哪怕袁将军亲自过来,没有孙郎首肯,他也调不动一兵一卒。
这种情况下,朱治闭着眼睛也知道该怎么选。
除非袁将军能派一位将军率军三万进驻吴郡,否则他这位太守一定是选择支持孙郎。
地方豪强驱逐长吏,在汉末以来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常态。
朱治可不想狼狈的被豪强们驱逐出江东,赶到历阳去。
所以朱治只是淡淡的拱手,对袁涣说道:“我为吴郡长吏,自是会恪尽职守,理风易俗,上不愧朝廷任命,下不负百姓民心,使江东政通人和,安居乐业。”
说的很多,但关于袁将军那是一句没提。
纪灵顿时大怒,喝道:“朱府君,人若忘恩,与禽兽何异?袁将军举君为明府,朱府君言语中却无一丝报恩之念,让人颇为不齿!”
朱治怒而视之,当今天下,守、相不尊刺史、州牧的情况简直比比皆是。更何况如今大汉朝廷官面上的扬州牧刘繇还依旧健在呢!
他朱治当初发现袁术德行不立,可是第一个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的老臣。
说报恩,那也是对孙策报当初先君的提携之恩。
于是朱治喝道:“纪中郎!我治理吴郡,使地方政通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