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岂不是恩将仇报,那天下道义何在?
他仿佛看到,那一年,张飞丢了徐州,那个人说,丢了徐州没关系,只要兄弟们在一起就好。
曹操不喜欢他,与他食则同桌行必同车,袁绍不喜欢他,听说他来投,出城两百里来迎接,吕布不喜欢他,在他逃走后,以礼对待他的家人。
他们都不喜欢他,因为他们不讲道义,但是他们都不敢砍掉世界上最后一杆道义的旗帜。
那个人,就这样,凭借着并不出色的谋略,为了心中的道义,屡战屡败。
直到那个人遇到了他。
那一年,那个人四十四岁,他二十六岁。
那个人还是那样,第一句话就是,“汉室倾微,我不自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是的,他从未像孙权对鲁肃或者曹操对荀彧那样说过,要学什么齐桓公或者汉高祖,也从未说过要建立什么基业,他只要申大义于天下。
或者说,他要的基业,就是申大义于天下。
后来,他们一起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实力,终于可以申大义于天下了。
谁知道盟友背刺,荆州危险。
他日夜为了荆州担心,荆州是他的隆中对的基础。
只有那个人,在荆州丢失后,背起自己的剑就要去拼命,他说,“朕自提一兵,往救云长!”只字不提荆州。
是的,在他眼中无比重要的荆州,在那个人的眼里,远远不如他的云长重要。
云长死了!
那个人抱着酒对他哭诉,“我宁愿云长投降东吴啊,云长怎么那么傻呢,就算是他投降东吴我也不会怪他,我只要他活着,活着就好啊。”他知道那个人说的是心里话,就像陈登离他而去,他依然怒斥说陈登坏话的人,求田问舍非君子也,就像黄权离他而去,他依然善待黄权家属。
荆州丢失了,那个人整日里想着报仇,他不赞同,但是他不敢说,关张不在,赵云才是那个人最亲近的人,他让赵云说,“汉室之仇,公仇也,兄弟之仇,私仇也,以私废公不可取。”但那个人不听,那个人第一次不给赵云面子。
他第一次不能理解那个人,那个人不是一直在高呼道义吗,怎么能顾小义而舍大义呢?
直到两年后,那个人死了,他才懂了那个人,他抱着那个人的遗旨痛哭流涕,上面写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他终于懂了,义,就是义,哪里来的大小之分,今日为了形势不敢为兄弟报仇,明天会不会因为形势不敢为天下申大义?
义,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虽然明知道去找东吴拼命可能会让基业毁于一旦,但那个人还是去了,如同当年背着两把剑去救孔融一般,义无反顾,从未改变!
他痛恨自己的不作为。
为什么,那个人去东征时,自己不陪着他一起去。
当那个人坐在中军账,突围不成的时候,是不是很孤单?如果二弟三弟还在,区区朱然,也敢到阵前来喊话?而如今,他却只能孤孤单单的等死。
不,没了二弟三弟,那个人还有他的子龙!
枪起处,朱然殒命!
这就是他们的江东盟友。关羽陪那个人参加鸿门宴,一人镇的周瑜全军不敢动手,赵云陪那个人参加鸿门宴,一人镇的孙权举朝不敢妄动。背刺无敌,正面呵呵。
他仿佛看到,那个人看到赵云,立刻镇定了下来,他的眼里,突然有了光。赵云也是他的兄弟,生,一起突出重围,死,兄弟共赴黄泉。
如果他去了,会不会避免失败?就算没有避免失败,当那个人等死的时候,他在身边,那个人会不会感到一丝温暖。
他一直不明白那个人为什么到了白帝城不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