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0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若是皇上再不立後就好了……

可理智告訴舒嬪這個可能極其微小,她再次神情複雜地望了一眼嫻貴妃,忍下心中不適,轉身回宮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v=感謝大家的留言,麼麼=3=

孝賢去世對乾隆打擊真的挺大的,扒史料感覺乾隆都換了個人,唉_(:3」∠)_

第49章

乾隆訓斥了永璜和永璋,對自己兩個兒子失望之餘,也不由開始為富察家打算。按例皇后母家應封承恩公,但當初乾隆只給富察家封了侯爵,因為雍正只將孝敬皇后的母家兄弟封為承恩侯,等到乾隆登基時才將自己的舅舅晉為公爵。乾隆本來也想仿照雍正的做法,但如今看到兒子的反應,乾隆不禁自問,下一位皇帝,能像當初自己對嫡母那樣,為皇后主張嗎?

他搖了搖頭,自己下了諭旨,給富察家升了爵位。

剛下完諭旨,外頭來報,太后請乾隆到壽康宮說話。

壽康宮,太后見到兒子似乎又憔悴了許多,十分心疼,「皇后崩逝,我知你難過,可龍體安康為要,你切不可哀毀自傷啊!」

乾隆默了一下,「兒子明白,皇額娘放心。」他提了提精神,笑了笑道:「皇額娘叫兒子有事?」

太后又怎麼放得下心,看著兒子這副模樣,她都有心要把想說的話咽回去,但事關緊要,她又不得不提。

嘆了口氣,太后輕聲問道:「後宮不可一日無主,你可有打算?」

乾隆舉著茶盞一時沒說話,半晌才道:「兒子心裡有數。皇額娘有話要說?」

見乾隆還願意跟她說這個話題,太后不由鬆了一口氣。想到最近時時來獻殷勤的純貴妃,太后十分頭疼,雖知道乾隆不會不知輕重,但還是不由叮囑道:「皇帝,咱們大清的根基,還是滿洲!」

在太后看來,繼後的人選非常明了,「若是論出身,現在後宮裡只有嫻貴妃和舒嬪還算合適,但舒嬪年輕還輕,資歷尚淺,怕是壓不住皇后之位。嫻貴妃自潛邸時嫁與你為側福晉,到如今也有將近十五年,雖沒能有子嗣,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依我瞧著,還是她最合適。」

見乾隆不語,太后又道:「我知你似乎與嫻貴妃起了嫌隙,但她只是受你冷落,沒被處罰,想來並沒有犯什麼大錯?我知曉她的性子,是個恭敬和順的,皇帝和她是不是生了什麼誤會?」

聽見太后評價雲梧「恭敬和順」,乾隆一哂,一陣牙疼,那個女人哪有一點恭敬和順的樣子?大膽刁鑽還差不多吧?

想到這,乾隆不由嘴角彎了彎。

「皇額娘不必擔憂,兒子心裡有數。」乾隆正了正臉色,對太后道,「但是皇后剛去,兒子想等出了皇后的孝期再冊立皇后,這三年,先讓嫻貴妃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如何?也正好看看她有沒有能力擔當一國之母的位子。」

「也好。」乾隆不抗拒再立皇后,太后就已經很高興了,避過孝期也是合情合理。她稍微放下了心,又想著引兒子多說說話,便提議道:「再立中宮是大事,後宮也該大封才是。」

乾隆順著太后的話思考了一下,「空出來的貴妃位便由嘉妃補晉吧,她是潛邸老人,誕下兩位阿哥,如今再次懷有身孕,勞苦功高,與純貴妃也不相上下了。舒嬪雖不能正位中宮,一個妃位還是使得的;另外令嬪,兒子也想晉她為妃。」

前面太后沒有意見,聽到後半截,太后有些怔愣,稍稍皺起了眉頭,「令嬪……她被封為嬪位也才二三年吧?一個包衣,也沒有生兒育女,這就晉妃位,未免太快了些。」

乾隆不知想到了什麼,眼神黯了一下,「令嬪最得皇后的喜歡,皇后生前常夸令嬪伺候她用心,臨走前特意提起令嬪,託兒子多照顧她。」

太后不忍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清穿之常年失寵張庶妃 封宝榜 想动我,问问这些女神答不答应 穿越:侍寝暴君时竟然睡着了 与你沉沦:妖后哪里逃!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王妃她是女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