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7章 锒铛入狱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销的消息:凭准考证购买索尼、松下、爱华等原装进口随身听,享受8。8折优惠,并赠送正版磁带一盘,或充电电池一对,赠品有限,先到先得。

这种在后世烂大街的宣传手段起到了远超杨昆预计的效果。

从第二天开始,邺北商厦的家电专柜就被闻风而来的考生和家长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带着旁边柜台的销售额也直线上扬。

杨昆收钱收到手软。

商厦里的同行们一边偷偷数钱,一边背地里骂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搅局者。

最郁闷的要数专柜老板了。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狠下心来,哪怕借钱也要把这批货全吃下去。

悔之晚矣。

短短四、五天时间,300多台随身听被抢购一空。

何平美滋滋地数着分到手的钞票,感叹道:“这走正道挣来的钱,花得就是大胆。”

杨昆在旁边计算着这次的收益,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何平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多,他却清楚地知道,这买卖跟正道生意可不怎么搭边。

要是相关部门较起真来,就算够不上走私、销脏,扣他个投机倒把的帽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就像赵一民的下场那样。

被审查了半个多月之后,赵一民的问题终于有了结论。

在办案人员的谆谆善诱下,他对自己违反国家政策,纂改生产纪录,私下出售计划内产品牟利,以及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等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关于行贿、受贿等犯罪行为,由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予立案。

检察院方面在赵一民的批捕意见书上签了字,并决定择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被一同带走调查的十几名厂办人员,除销售科科长涉案较深、予以批捕之外,其他人分别在批评教育、警告、罚款后被放了出来,女出纳因有“主动检举、提供关键证据”等重大立功表现,被免于追究刑责、无罪释放。

不为普通百姓所知的是,一段时间之后,县经贸委、轻工业局几位正副职主任、局长以及另外两位级别更高的官员先后或病退,或离职,或调职。

至于民间疯传的两起离奇失窃案,由于失主根本没按正规程序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就谈不上立案侦查,这件事就此不了了之。

而最令旁观者们津津乐道的两起当街鸣冤事件中,那位悲情丈夫领到了玻璃厂补发的一笔数目不菲的伤残补助金后,带着名声扫地的女出纳到外地谋生去了。

公安局大门外的警情公示栏里贴出了对另一起事件的处理公告,铁西派出所出警不当,执法方式粗暴,打人的临时工予以辞退,身为单位一把手,吴清江管理不严,负有领导责任,给予警告处分。

对刘素芬和胡凤兰等人冲击执法机关、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只字未提。

杨昆混在人群中看完公示后,跑到文具店里买了个小本本。

尝到甜头的何平问他什么时候再去南方,杨昆说先等等。

据他的观察,何平这个人很聪明,但不乱耍小聪明,而且守规矩、不贪心、识进退,可以长期共事。

就像这单生意,从进货、定价到销售各个环节,杨昆都是当着何平的面操作,连最后获利超过2万元的事实也明言相告,何平羡慕归羡慕,却不会眼红。

他所不知道的是,按杨昆和林老板私下达成的协议,每从他那里采购1台随身听,按进货价格高低,杨昆分别抽取10元到20元不等的返利。

就算何平甩开他单干,这笔返利也要算在杨昆的名下。

当然,人心隔肚皮,林老板会不会见利忘义,又或者何平会不会另找货源,这些没有发生的事情,不在杨昆考虑的范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反派:我成了主角师弟的替身 重生之一眼 四合院:我觉醒了最强地摊系统 我养成了四个大佬弟弟后被团宠了 八零娇妻:媳妇赚钱忙 离婚当天,禁欲大佬轻声哄我吻我 人间我不先开口,哪个神明敢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