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57章 瓦桥败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宋军接连胜了辽军两场大战,是不是意味着辽军战斗力就不行?当然不是!很快,宋军就打了大败仗!在哪呢?在瓦桥关(河北雄县西南)!

“瓦桥关”位于河北平原中部,因地属古瓦桥,故名“瓦桥关”,它与东北面的“益津关”和“淤口关”,合称“三关”。

“三关”最初的作用,就是防范东北契丹族!唐代末年,东北部的契丹已经日渐强大起来。他们屡屡南侵唐朝北方边界,所以“三关”一带时有战争发生。

公元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领导契丹人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国),到了五代,契丹激烈向外扩张,“三关”更是战火不断。

公元924年,契丹悍然南侵后唐,进犯“瓦桥关”,占领后便赖着不走了。后来,石敬瑭为了自己私利,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瓦桥等“三关”便为契丹所有。

后周世宗柴荣接位后,有一平天下之志,对契丹用兵。意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公元959年,柴荣亲自率军伐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关”,柴荣并改瓦桥关为雄州,于是辽与后周开始以“三关”为边界,直到北宋建立,瓦桥关等“三关”成为北宋的北方边防要地。

再说辽国皇帝辽景宗耶律贤,对满城、雁门两次攻宋失利,感觉愤懑难当,决定亲征,公元980年十月,耶律贤率重兵在河北固安集结,再次大举攻宋,目标便是“瓦桥关”。

赵光义获得情报后,下诏给北方各路,增兵关南、镇州、定州,命诸军严密设防,阻截辽军南下。

到十一月中,赵光义思来想去还不放心,决定提高决战档次,下诏御驾亲征,亲率京师禁军赶赴“瓦桥关”增援。

可惜的是,赵光义的决定和行动太迟钝了。

十月底,耶律休哥的前锋军进展迅速,十月二十九日即将大宋边界重镇“瓦桥关”包围。

十一月初一日,宋朝镇州、定州、关南诸军为解“瓦桥关”之围,夜涉南易水袭击辽营,被辽将萧翰干等击退。

初三日,宋军再次救援,被辽军阻于“瓦桥关”东,守将张师轻率冒进,统军出关向东突围,遭耶律休哥截击,张师战死,余众退回城中。

初九,关南宋军于南易水南列阵,与辽军夹河对峙,企图待京师军赶至再行决战。

但是契丹却不容你坐等援军,辽景宗耶律贤立即下令各将发起攻击。

决战前,耶律贤考虑耶律休哥的战马和盔甲都是明晃晃的黄色,很容易被宋军辨别,为隐蔽耶律休哥的主力,耶律贤下令耶律休哥换为黑甲白马,率精骑渡河进击。

宋军终究因为寡不敌众败逃,辽军乘势追至莫州(河北任丘),俘宋将数名,斩杀甚众。

十一月十七日,辽军取胜后便班师,纯粹是出拳见好便收,让你窝心难受的打法,耶律贤也算是泄了心头之恨!

此时,赵光义所率京师援军才赶到大名府(河北大名县),致使关南诸军以弱对强,陷入被动而败。

赵光义听说前线失利,恼怒异常,又想出兵讨伐幽州,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竭力劝谏。

当时有许多大臣,见前次崔翰迎合赵光义的心意,获利丰厚,也争相进言说,攻取幽云十六州,宜早不宜迟。

左拾遗张齐贤上疏道:“太原刚平定,人心并不稳固,沿边尚未设置军寨,入寇则农牧业荒废,扰乱对方边界又担忧守备,圣人举事,善于洞悉全局,抓住根本。增加士卒不如选拔良将,费劲心力不如选拔人才,如果边将选员得法,则边界安宁,边界安宁则国内安定。陛下以德政感化边远民众,用恩惠安抚百姓,何必先争一地一城的得失?”

张齐贤的话搔到赵光义痒处,赵光义立即采纳,并未出兵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拒做丫鬟:城主别暧昧 西晋二当家 汉袍 乱宋 我是皇长孙 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