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9章 投后周(下)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公元959年四月,柴荣亲率大军北伐辽国,取道沧州北上,率步骑数万直逼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随军征战,先至瓦桥关(河北雄县境内),迫使守将姚内斌缴械投降;随后契丹莫州(河北任丘)刺史刘楚信也举手投降。

五月,后周军队相继取得瀛州(河北河间)、易州(河北易县)。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正当柴荣踌躇满志时,五月中旬的一天夜间,柴荣突患疾病,只得下令班师。

国家最高首长患病,尽管真实病情是最高机密,但作为高级将领,赵匡胤多少知道柴荣的病情是严重的。

严重到什么程度?会不会……?这是谁也不敢想的问题。但又不得不想!如今自己的声望如日中天,柴荣十分宠信,但如果柴荣有什么“如果”呢?

禁军的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张永德虽然和自己关系不错,而且两人多次并肩作战,很有战友情谊,但人家毕竟是柴荣的小舅子,关系自然比自己更亲密。

假如朝廷出现大的波动,这点战友情谊可能就会化为乌有,想到这里,赵匡胤第一次感到了危机。

赵匡胤秘密唤来心腹赵普、楚昭辅、王仁赡、李处耘,脸色凝重的说:“陛下病情严重,我深受陛下大恩,无以为报!如果陛下有什么不测,我宁愿追随陛下而去!”

几位心腹先是大吃一惊,但他们毕竟都是心思玲珑剔透至极,立即有所触动。

赵普忙说:“殿帅(殿前都指挥使的尊称)何出此言?您是朝廷柱石,国家大事还得由您主持呢?”

赵匡胤抬头瞟了一眼赵普,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大事有张点检做主啊!”

赵普等四人相互望了一眼,王仁赡鼓起勇气回答:“殿帅,事尚未可知啊!”

赵匡胤又用眼皮搭了他们一圈,声音很轻、但异常坚定地说:“你们去办吧!”

过了两天,柴荣的内侍(身边宦官)神神秘秘将一只皮囊呈给躺在御辇上的柴荣,柴荣虚弱的问:“这是什么?”

内侍嗫嚅的回答:“请陛下御览!”

柴荣费劲地打开皮囊,里面是一块两指宽、三尺长的黑漆木牌子,木牌很普通,但上面的几个字却让柴荣内心电闪雷鸣,原来木牌上赫然五个小篆:“点检做天子。”

柴荣抬起混浊的双眼,问内侍:“哪里来的?”

内侍小心翼翼的回答:“御厨在回军途中井边打水时拣到的!”

柴荣闭目沉思片刻后,命令内侍:“严密封锁消息!”

回到开封,柴荣的病不见好转,反而快速恶化。柴荣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立即着手进行后事安排。

由于那块木牌时时刻刻在眼前晃荡,柴荣想到自己的儿子才七岁,想到前朝各代的皇权更替,便毫不豫犹的解除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的官职,换上了自己认为忠心耿耿的赵匡胤。

同时加封赵匡胤为检校太傅(“检校”相当于现在“名誉”的意思),赵匡胤如愿以偿成了后周军队的最高统帅。

公元959年六月,柴荣封儿子柴宗训为梁王,六月十九日,柴荣去世,遗诏柴宗训即位。

七岁的柴宗训做了皇帝,但后周天下谁来做主?

柴荣遗诏没有指明辅政大臣,太后符氏也不是柴宗训的亲妈,而且是在柴荣临死之前才被册封的,地位并不稳固。

孤儿寡母表面上充当了后周王朝之主,实际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此时,只要稍微有政治常识的人就知道,谁全面掌握了军权,谁就最有发言权。

掌握军队最高权力的是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柴宗训即位后,又改封赵匡胤归德军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加封检校太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四合院算卦:从采购员开始全能 封王大汉 紫塞秋风杨霆风 大明:开局义军一弓兵 极品大周昏君 九州恃风雷 穿越大明:我才不做亡国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