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04章 竟然敢弹劾岳飞?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到了十月,挂机半年多的赵耀才踏上了回京的归途。

从善阐出发,经会川、乌蒙等地进入成都,沿途尽是崇山峻岭极其难行,又带着怀孕的段语嫣,一千公里的路程竟然走了一个多月。

此时的成都已经开通了通往长安的火车,赵耀搭上火车,两天时间就到达长安。

从长安到大名继续乘火车,只用了不到两天。

终于,赶在腊月回到了京城。

随同而来的,还有大理国各大家族子弟,他们简直惊掉了下巴,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跟大汉相比,大理就像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承蒙大汉不嫌弃,才把大理纳入版图啊!

有李儒方的前车之鉴,大名府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搞欢迎仪式,只有一些主要官员列队迎接,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刚看到赵耀时,官员们差点没认出来,怎么黑成这样了?陛下都经历了什么啊?

吐蕃和云南的紫外线么,不摆咯,不摆咯,别说是晒一年,连续晒上一个星期就黑成碳了。

“臣等恭迎陛下!”众人微微躬身道。

“这一年,多亏有诸位爱卿操劳国事,大家辛苦了!”

……

平定吐蕃和大理,岳飞功不可没,由于岳飞的老家在汤阴,赵耀封他为汤阴郡王,加九锡,假节钺。

作为大汉的第一个异姓王,又拥有了如此多的特权,岳飞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明里暗里用霍光、董卓来隐喻,又挖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来指控岳飞有篡逆之心。

岳飞的忠义流芳百世,西湖畔栖霞岭南麓的岳王庙香火旺盛、一年四季鲜花不断,乃是五千年来为数不多的被历史和人民认可的忠义之士,是具有“人民性”的将领。

现代的人动不动就搬出厚黑学那一套糟粕来抹黑岳飞,在主流论调中揣测他的死因。

有人说岳飞情商太低。打败金国,收复失地,迎回二帝,把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置身于尴尬的政治地位。

有人说岳飞不懂经济。违背经济学规律,消耗巨额的财政养军,得罪了士绅阶级。朝廷里的文武官员大多出身江南地区的大地主和富商,实在逼不得已他们才会愿意纳税养军,议和了还让他们出钱,等同于拿刀子割他们的肉。

有人说岳飞拥兵自重。毕竟,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得了江山。所以,岳家军的表现越好,对皇权的威胁就越大。

……

月薪三千的小人物都能看出的问题,岳飞能不知道?没有基本的头脑,他怎么可能从一个农民士兵一路开挂飞升,年纪轻轻就获得火箭式提拔,30岁就官居一品?

后人能看到的,岳飞全都看到了心里边门儿清,正因如此,他才在每一步上都谨小慎微,步步退让,如履薄冰。

说他情商太低,不明白皇帝心中的顾虑。可“迎回二圣”的口号本就是宋高宗自己喊出来的,并且,为了肯定高宗的政治地位,岳飞给皇帝的奏折中都将二帝称为“天眷”。意思是说,“徽钦二帝”只不过是您的亲属,是宗室成员,真正合法的皇帝只有您一位,我心里面明白着呢。

说他不懂经济,养军队确实费钱,可岳飞并没有问朝廷要太多军费,而是带领士兵屯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完全给自足,他哪里不懂经济规律?

说他拥兵自重,殊不知岳飞多次辞官归故里,十几万大军说放手就放手,舍弃功名利禄回到乡下当农民。一个没有军队的村夫,对皇帝又能有什么威胁呢?

这些后人杜撰捏造的死因,与莫须有的罪名如出一辙。那些剥夺岳飞“民族英雄”称号的教科书编辑者,就像下水道的老鼠一样,不敢直面阳光,只能在阴暗处吱吱作响,用肮脏的口舌给汉人的英雄泼脏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这鱼钩我不敢用 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开局就带唐太宗造反 寒门仕子 大秦潮公子 不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