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2章 讲学习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五代时期是武将的天下,整个社会都存在重武轻文的风气。谁的拳头硬、谁的枪杆子多,谁就有实力。文人甚至文臣都不被社会重视。这实际是个军阀时代!

好在历史让赵匡胤闪亮登场!

随着动乱局面的结束,武臣治天下显然和社会的需要格格不入。

乱世用武,治世尚文,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赵匡胤尤其有清醒的认识!

所以赵匡胤果断下决心,要彻底改变这种重武轻文的局面。

赵匡胤是纯粹的武将出身,但他天赋异禀,在短暂的治国理政中便意识到文化统治的重要性。

这是大宋士子、读书人的大福利!

开国第一年,公元960年正月初,赵匡胤亲自到国子监(国家最高学府兼最高教育管理职能)行春秋祭奠之礼,然后对学子进行考试。

五天后,赐杨砺等十九人进士及第。赵匡胤启用文人简直是迫不及待!

二月初一日,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皇帝文字秘书)王着贬为刑部员外郎。

王着这人,不注意小节,有次沉醉在娼妓家,被巡警抓住,密报赵匡胤,赵匡胤看重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抬贵手放置不问。

王着不知进退。一月底,王着在宫内值班,半夜,到滋德殿敲门求见,赵匡胤睡得正香,以为有什么急事,忙命宦官穿衣持烛上殿,却发现王着酩酊大醉,披头散发撒酒疯,赵匡胤对读书人再尊重,涵养再好,也忍不住勃然大怒了!王着也就靠边站了。

没几天,赵匡胤突然对侍立在身旁的赵普说:“朕想让武臣们多读些书,以便他们都懂得治国的道理和措施!”

赵匡胤的这番话很突兀,赵普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尴尬得不知如何回答。

赵匡胤进而又说:“你一贯学习吏治,学术方面还有所欠缺,你以后还要肩负更大的责任,所以也要多读读书,读书才能养气、明理!朕最近几年看了一些书,很有裨益!”

赵普忙回奏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

后来赵普手不释卷,回家便关门开箱取书认真阅读,有时一天都不出门,一部《论语》烂熟于心,做宰相时临政决断如流,很是得益这部《论语》。

962年三月,赵匡胤下令修复孔庙,重新塑绘孔子、颜回、孟子等先圣、先贤的雕像。

赵匡胤亲自为他们写了赞歌,刻在孔子等塑像旁边,又命文臣分别写了祝颂词。

开辟儒馆,聘用名儒启迪教化,自己经常到儒馆去看望、视察。

接着赵匡胤下诏拨款修整国子监学舍,当国子监开学讲书时,赵匡胤很高兴地派专人送去美酒、蔬果表示祝贺。

赵匡胤听从翰林学士窦仪建议,改进和推行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

首先,赵匡胤极力放宽科举考试的范围,无论家庭成分如何,只要有文化知识,都可以参加考试,这又是读书人的大福利!

其次就是严格考试制度,防止官员请托舞弊;

再次,赵匡胤对考中的进士亲自进行复试,也就是殿试,使他们成为“天子门生”,并规定凡是参加殿试的都有做官的机会。

从此以后,殿试成为各王朝科举考试的一道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

殿试的目的,就是将进士的录取权力抓在皇帝自己手中,同时让读书人时刻感到皇恩的浩荡,也让统治集团的基础随之扩大,夯实了自己的政权。

赵匡胤这一措施,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从此后,读书人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

在宋代,考中科举的进士,很受政府优待和民间尊崇,他们的风光场面,让武臣心里只犯酸水,甚至说:“状元登第,比统兵十万,收复国土都要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汉征服者 当弃妃就是要躺平 拥有系统,三大将见我绕着走 司马懿穿越秦桧 明末朱重八 穿越之温僖贵妃 四合院:男科圣手的我也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