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2章 穷乡亲分享赏银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屁股是退不成了,那咱爷俩就可劲地造呗。”说着也笑了。

乔向廷嬉笑着跑进屋里,摆下碗筷。

刚坐下,乔老头又想起什么来,说道:“慢点,你去村西头把你老耙叔喊过来。他那两个混账儿子,一个比一个孬种。自打娶了媳妇,就把老头子扔到了村头寒窖里了。他大儿子乔大乖与咱家是地邻,今年秋上他帮大乖种麦子,我在地头看了他,越发瘦得不成样子了。他当着儿子的面不敢说,背地里却跟我说,天天就是窝头咸菜,有时啥也没有,就是饿肚子。我听了,陪着他心酸了好一阵儿。这会子你去把他领过来,俺哥俩好好喝两盅,说说话。”

乔向廷听了,答应一声,一路小跑着去了。

不一会儿,他搀着一位白发苍苍的驼背老人进了门。乔老头早就迎出来了,老哥俩互相作揖,道:“老兄弟,这一抹儿不离不?”那白发老人就是乔老耙。

乔老耙年轻时是石匠,他背着一把铁锤和一把钎子,走遍十里八乡揽活儿,大家都知道他的手艺好,谁家起屋造房时,过门石啦、门台阶啦,都愿意请他凿,就连凿磨也找他。时间久了,人们称呼他时就叫石匠,连姓氏都省了。石匠上了年纪后,只有二儿子勉强继承了他的手艺,他本人再也抡不动锤头了,也就渐渐失去了存活的价值。老伴早死了,他好歹给两个儿子成了家,自己却成了累赘,被儿媳赶出家门,寄居在村外寒窑里,一到秋冬就得用耙子搂柴禾,烧火做饭全靠他那一把耙子,大家于是改叫他“老耙”,反倒把“石匠”给淡忘了。

乔老头把老耙哥迎进了门,老耙弓着身子,像一只大虾,吃力地抬头望着老弟,又看看桌上的酒菜,很是诧异,问道:“老侄子叫我来,我就紧着来了,也没问啥事,敢是家里来了客吗?要有客,我可不敢在这里呆着,我这破衣烂衫的,一身醭土,倒叫人家笑话,也弄脏了你的地方。”

乔老头见他心中不安,便挽着他的胳膊说:“没客,没客,就咱老哥俩。有日子不见了,怪想你呢。今儿叫孩子买了两个菜,咱老哥俩喝两盅。没别的,你别多心。”乔老耙听了,心里踏实了,也就落了座。

乔老头拣好的让着老耙吃,又让乔向廷倒酒,三人慢慢吃着。

几杯酒下肚,老哥俩唠起以前的事,从一起上山砍柴说起,一直说到下河摸鱼,当说到老耙的裤衩被水冲走了,他光着屁股回家时,两人笑得嘎嘎的。

老耙看着小五,对乔老头说:“兄弟,你是个有福的,儿子孝顺,村里人谁不夸!”

乔老头道:“老哥你别怪我说,你也是个疼孩子的。你家大乖长那么大了,你也不舍得让他抡锤头,天天养得白白净净的,从小他就不愿下力气;二乖一落生,嫂子就死了,你拉扯俩孩子长大也真不易。可也没见过你那个疼法的,你抡一天锤头,能挣几文钱?哪天回来不带回点瓜呀果的?他要天上的月亮,你也要搬梯子给摘下来呀?直把个孩子惯得没点样儿,他打你一巴掌,你还乐得咯咯笑呢!可儿媳妇一进门,年轻的就把你这有年纪的扫地出门了。唉,如今遭罪了吧?你替人家凿了一辈子石过梁,老了老了连一间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只好去住寒窑。今儿你好歹能动,自己弄口吃的,待几年动不动了,可待怎样呢?”说到这里,乔老头禁不住声颤了。

乔老耙也唉声叹气,低了一会儿头。

乔向廷给他倒上酒,他端起酒盅喝了一口,说:“我这叫自作自受。想当年一心疼孩子,如今说什么也晚了。好在有族长和大伙弹压着,他弟兄俩还能赏我口饭吃。要不是大家伙儿,我早饿死在寒窑里了。唉,过一天算一天吧,等闭了眼,苦日子也就熬到头了。”

乔老头只是叹息。

两人喝了一会儿酒,乔老耙虽然嘴上抱怨儿子不孝顺,但心里总还是护驹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