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53章 解元郎被除名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就会被活活打死!”

大家都吓得“啊?”的一声。

乔载德却回忆了一下,懵懂地说:“我通篇也没写一个羊字啊,犯的哪门子忌讳。”

张富说:“嗯,你是通篇没写一个羊字。可据监试的贾道台说,你提过苏武的名字。苏武是干嘛的?他在匈奴那里是牧羊的!他说你这样写,比直接用了羊字还恶心人呢!再者,你在策论中论及‘洋务’的时候,‘洋’字里头是有羊的,可你却不知道减笔!这不是与老佛爷的忌讳过不去么?那么多典故你不用,却偏偏用苏武的,连个‘洋’字也不知道减笔,那赖谁?”

乔向廷听了,气得浑身哆嗦,嚷道:“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俺爷们不认,俺要去京里告御状,告这个无事生非的道台。”

张富说:“没用!那两个主考官,也嗔怪他无事生非,可是贾道台振振有词,一席话反而把两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京官给镇住了!”

张大友早在一边打抱不平了,他不信范编修能被这类小人镇住,就问:“那个道台说什么了?我就不信邪,能用歪理邪说压倒翰林!”

张富说:“我恰好在旁边伺候呢,就听贾道台说道:‘避讳,是对君上特有的尊重,这规矩古已有之,比如唐朝就禁捕锦鲤,因为那时的皇帝姓李呀,举国上下都要避讳李的同音;到宋朝时更严厉了,据说有个叫吴倜的大才子进京赶考,宋徽宗看了看他的卷子极为赞赏,就要把他定为状元,这时宰相蔡京在旁边说:这个吴倜公然不避讳,不可录用!可宋徽宗却没看出倪端来,就问此话怎讲。蔡京说:陛下请看这个倜字,该字右边的周将陛下名字中的吉字围了起来——原来宋徽宗的名字叫做赵佶,徽宗恍然大悟,于是这个吴倜就因为这个名字而名落孙山了。诸位请看,为尊者讳哪有小事?稍有不慎脑袋搬家!如今咱们明知道老佛爷忌讳羊字,这个姓乔的明里暗里不知避讳,用典也不好,用字也不减笔,怕是录取他的人,也难辞其咎!’一席话说得大家冷汗直冒,两位正副主考官也都哑口无言了。”

张大友听了,心中充满了对官府的愤恨,想了想,问:“既然你那位本家前几年还目不识丁,今科怎么反倒中了解元呢?难道也是买来的?”

张富说:“这位解元,是监试会同几位同考官共同举荐的,说他虽不会做文章,但他的每篇答卷上都写了称颂老佛爷的话,说她老人家功盖三皇五帝,超越历代帝王,凡事均议和,不战而屈人之兵,免陷民众于刀兵之苦,其爱民之心感天动地,可谓功盖千秋,德被万代,每篇结尾,都写‘大清皇太后千秋万岁、万岁、万万岁!’,尽显为人臣者的忠心。就这样,监试与同考官一致推荐他为解元。因为众官所列举的他的优长,皆关乎太后老佛爷的德望,两位主考不敢不依,只好点他为本省今科的解元了。”

他说完了这些话,大家听了哭笑不得。

张富说道:“不瞒诸位说,他虽是我的一个本家,其实我打心里不愿意跟权贵来往。我也气不过这件事,太他妈妈的了……唉,范编修后来复查了答卷,原来他答的那墨卷上,每篇称颂文字也就二三百字,这二三百子中却足足要写出一百多个错别字,然而誊抄朱卷的官员都替他改正了。虽然呈给考官看的朱卷替他改了,但是墨卷已弥封盖了印的,却不容易改,范编修为此就要闹将起来,可此时大家已形成公议,且急等着发榜。那正主考官仓促之间也难排众议,只好将错就错,点头认可这位‘白字’先生做解元。”

张大友嚷道:“试卷收卷后,都糊了名字的,那管誊录的官员,是如何认得他的卷子的,竟然替他矫正错字,其中必有猫腻!”

张富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所以也就无从作答了。

其实,这都是贾道台暗中串通衔接好了的——他给本省选任的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