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58章 后记 (第3/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时,首要的就是防人之心,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宛如将调皮的猴子关进笼子里一般。说起笼子里的猴子,孩子们总喜欢投食给它,却从不见它又递出来,可见老话说的没错:“猴子手里难盗栆儿。”大概猴子变成人之后,除了丢掉了尾巴、蜕掉了全身的毛以外,也并未曾格外脱胎换骨,因为另一句话说得明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与“猴子手里难盗栆儿”,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圣朝的太后老佛爷,每日高坐在天子的头上,国家命脉系其于一身,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挪用军费重修颐和园、庆祝万寿节,终致甲午海战一败涂地,倭寇自此视我如无物!呜呼,高贵如此妇,尚难脱猴子“恋枣”的私心,更何况每日守望炊烟的凡夫俗子呢?由此而论,不论何时何地,我们均应秉承鲁迅先生的名言,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人心,从而以社会契约的方式,达到先小人而后君子。此绝非虚言恫喝,毕竟,机制比人靠得住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虽早已逾过天命之年,堪堪渐觉耳顺,但饱食终日,徒养皮囊,自恨混沌未开,思维幼稚,语犹童言。孰料像我这等懵懂无知的人,幸蒙苍穹眷顾,多年来竟也未曾格外遭罹大难。这让我愈加佩服另一句名言:“如果你简单,那么世界也就简单。”这大概是冰清玉洁的冰心女士所说的,我吟哦半生,感同身受,赖以住世。窃以为:万物守恒,盈亏持平,凡事用心太过,往往机关算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唯秉持璞初之心,率性天真,精诚处世,方显真性情,且能安然度过淳朴的一生,人亦不忍欺凌之。然而谈何易、行何难!问世间常能淡泊明志、清心寡欲者有几?更有持“攫来主义”者,喜走捷径,功利面前,竞踏人梯而先登,善恶之体莫辨矣!我终日辗转于市井之间,奔波图个一日三餐,忙碌也为柴米油盐,惟心中善念未息,位卑未敢忘忧国,念兹在兹,字由心生,所以形成了这满纸痴言呓语,今忍愧示人,其文虽荒诞不经,但自信其意却抑恶扬善、不悖于时代之正能量和主旋律也。间或稍有触痛心有隐疾者,任其跳踉嚎啕也就是了。

然而本书虽主旨向善,惜乎我终究不是个博学的人,因自悟浅陋,此文亦不足以载道。好在此类闲散文字,本也上不得台面,时过境迁即化为尘土,大可不必有流弊千古、贻害万方之虑。唯文墨鄙陋,文风沉重,不合时宜,有碍高士观瞻,实在是一件愧而有余、悔又无益的憾事!自责之际,忽然记起伟人的教导:文艺应为人民大众而作!又想起白居易的诗,总要由落齿的老妪念得顺口才罢。而我恰是用古朴的俗语写给辛勤务实的劳动者看得,看的人都是炊烟笠民,脚上大多有牛屎,与我气味相投,也难怪难入时尚达人的法眼了。一念及此,我心中便豁然开朗起来!嗟乎,无识小子,临事惶恐,诸君切莫哂笑。无论如何,既然甘冒众口之悠悠,自愿刊载于网络,也就无须计较成败得失了。倘能略具一点生活的烟火气,兼具一点贬恶劝善的功用,又侥幸能有几个读者,供其做无聊时消遣的闲资,我心足矣!

为迎合时尚,后若有续,亦不得不随行就市,趋利避害,在关注现实之余,掺杂些怪诞诡异故事,暂名之曰《炊烟笠民之不平则鸣》,敬请关注。为防过敏者寻隙诟病,谨予公告:本人所作,悉皆虚构,读者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若有人执意入场客串,亮相扮丑,纯属自作多情,自恋自愿,恕不接洽,更无薪资,敬请自重,切勿自误!

吴 永

(笔名:半笔煊章)

2023年10月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