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7章 连襟助山民建房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张有财好生作难,说这事上头有章程的,不许越级下行,只教她去找当地里正、地保即可。

尚璞一听急了,正气凛然地说:“你也管着一方赈灾,如今眼睁睁看着她娘俩挨饿,怎能坐视不管?如今兄弟我好歹在分守道衙门为幕,也算是道台大人身边的人,今儿我把话撂这里,兄长只管赍发钱粮救济她娘儿俩,衙门里的老爷如有见责,由我担着!”

张有财知道这个连襟一贯是急人之所急的人,且又果真是道台大人身边的人,见他这样说,一时也起了恻隐之心,便叫了那一方的里正、地保来,由大家商议过了,再批给芊儿一家些许钱粮,帮她家起屋盖房,不使她流离失所。

尚璞这才安心,再三致谢张有财。

他安顿好了芊儿和奶奶,这才如释重负地回家。

他一路行来,见了沿途那凄凉景象,不觉想起了同郡先贤张养浩赴关中赈灾时写的一首词: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得满头白发新。”

如今,自己也感同身受了!

后来,闫道台又多次遣人邀他去应酬,乘他不胜酒力、头晕目眩时,追问《万象图》的下落。

尚璞矢口否认,说本子虚乌有之事。

后来闫道台搬出威廉神甫说的话来,尚璞才知道他已摸清底细了,便不做声了。

那桌上的文人墨客见状,也帮着道台大人死缠烂打,非得要他把这幅绝世画作拿到宴席上鉴赏一二才行。

尚璞看那阵势,若拿了去,则必有去无回,他咬住牙,不置可否。

闫道台甚为急迫,逼他现场临摹一下那幅《万象图》。

尚璞又决绝地说:“那是梦中之作,非实有,模仿不来的。”

闫道台不悦,说隔天亲去他家鉴赏。

三天后,闫道台果然领着一帮人来到书画店里,坐着不走,非要欣赏一下《万象图》不可。

尚璞又再三辩说:“那确实只是梦境,非实有!”

众人不听,就那么耗着。

有人便去壁上阅览字画,有的也就顺势拿走了,尚璞也难阻拦。

大家冷坐久了,闫道台终于变了脸,甩一下袖子,气呼呼地走了。

尚璞夫妇悬着心,怕他们再来啰噪,好在过去了数日,一直没什么动静。

尚璞这才放了心,决意不再去衙门里做幕宾了。

一天,他对青桐说:“既然你医馆里不忙,我画馆里也没事,不如明儿咱俩去外面看看那些灾民怎么样了,顺便背上你的药箱,遇见病人就替他们义诊。”

青桐也如尚璞一般心善,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第二天,两人骑着毛驴,辗转在各个受灾村落,一路为灾民问诊,施舍药饵。

他俩不觉间又到了那个曾被脑后飞砖的山村。

如今这里仍是断壁残垣,人们一直住在窝棚里,——好在地势稍高,饮水倒还干净。

这时老刘头正趴在窝棚里往外探头探脑呢。

尚璞叫他出来问:“您老还想盖房吗?”

老刘头说:“做梦都想呢。可房梁短了,料也不齐,咋办?”

尚璞说:“那就自己动手,起石头、夯土坯、割茅草,搭茅屋呗。”

刘老头摇摇头说:“肚子饿得咕咕叫,干不动呢。”

尚璞与青桐又劝了好多村民,他们也都这么说。

尚璞两人劝不动大家,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回走。

途中,两人坐在路旁倾倒的树干上啃干粮,青桐递过一根咸萝卜条儿,尚璞伸手接时,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我年轻时读过不少杂书,记得曾看过一则故事:说是有户穷人家盖房子,因手头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