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去拜会分巡道的道台大人,商请他于要紧处作梗,必能一击致命!”
乔旺福大喜,忙磕了几个响头,心满意足地告退了。
这张大户心里其实自有盘算,即使乔旺福不来找他,他本也打算进省去拜谒道台大人的,因为他的儿子今年也要去应乡试,需请托贵人暗中相助。
人或要问,他不是等同于太监了吗,如今哪来的儿子呢?
原来自从他身残之后,本指望恢复些年月总能如常的,好歹有个子嗣,不料那次却断得果绝,再无复举之能了。看看年迈体衰,他只好将一个妻侄认作了螟蛉之子,改名叫做张好古,并通过“纳粟入监”,寄名在国子监读书。
今年乃乡试之年,张囤好古为监生,岂肯错过机会?
张大户为了儿子能够中举,十分舍得花血本儿,他带足了银票,还收罗了数颗明珠,个个颗粒饱满,夜间光灿如烛。
分巡道的贾道台本是京中放任来的,在内廷供过职,见多识广,自然是个识货的主儿,他看着这些厚礼,不禁眉开眼笑,大包大揽地说:“待下官略施小计,既要让你家公子中举,还要置乔载德于死地!”
张大户又说了乔旺福提出的处处设障、节节添堵之法,贾道台点头称善,又说:“届时还有密计——须从他文中挑出个纰漏来,犹如鸡蛋里挑骨头,才能一击致命!”
话说两位主考官,自受命之日克期起行,不辞宾朋,不带随从,不扰驿吏,在途亦不闲游、不交接。于八月六日抵达,由本省乡试提调官迎入公馆之内,旋用考官封条禁绝内外,无论官商士绅,一律不见,外面还委监试官巡逻。
原来这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全国十余万皓首穷经的考生分赴各省考场,从考生入场到录取发榜,前后长达月余,朝廷岂能不重视?是故主考和副主考皆由朝廷委派,此外还有许多同考官分担阅卷、推荐优等答卷之责,须从各省调用进士出身的官员充任。
而事务最为繁重者,要数科场内外各类场官了,既有总揽考务的监临、提调等地方要员,还有分办搜捡、印卷、受卷、弥封、誊录、对读、收掌、监试的官员。
那“监临”作为总摄场务的总管,位高权重,不消说自有巡抚大人担任,但鉴于巡抚有封疆之责,无暇他顾,不久礼部议定:巡抚出闱后,委派抚标中军官驻宿贡院外,巡逻稽查,以昭肃穆。
“提调”地位略次于监临,负责统筹安排考场内外各项事务;“监试”与提调的地位相等,负责监察科考之公允。初时用布政使为提调,用按察使为监试。后来朝廷虑及藩台、臬台乃各省钱粮、刑名之总汇,入场月余均有不便,于是改以道员为提调官和监试官了,永着为例。是故,贾道台以分巡道之职得以入闱充任“监试”。
按照惯例,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每场都于头一天点名入场,每场后一日交卷出场。
到了初八这一天寅时,天色未明,乔向廷与陈青桐就已陪着乔载德和张大友在贡院门外等候多时了。
官吏开始点名,考生一个个应声作答,然后经过搜检,确无夹带的,拿着笔墨、卧具、餐食进各自的号房去了。张大友也进去了,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案友也陆陆续续进去了,最后仅剩了一个乔载德孤零零地站在门外。
这时,官吏们就要关闭贡院大门,乔向廷三人急了,一起高呼:“别关门,还落下一人呢!”
一个胥吏走过来问:“何人喧哗?”
乔载德忙说自己还未进去,为何关门?
胥吏问他姓名和籍贯,乔载德一一作答。
胥吏笑道:“哦,原来是逆党的兄长。你兄弟是革命党,你已被除名禁考了。无人知会你吗?”
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