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51章 老翰林论文章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城里见见舅舅,三年前闹义和拳时,他和那个洋大夫是去过京城的,对那里熟些。”

乔载德正因自己对前路茫然而忐忑呢,听了这主意,一下就定了心神,带着张大友奔省城来了。

他兄弟二人来到舅舅家里,见医馆里忙得不可开交,乔载德心里又顾虑舅舅是否能脱开身了。

当他把这事前后说了一遍后,陈青桐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说:“嗯,这是大事,我和乔治医生自然要陪你俩去走一遭。医馆里的事,只好让你妗子多辛苦几天了——她如今也已是个女华佗了,奔着她来的人不少。”

就这么着,一行四人就上了路,晓行夜宿,迤逦到了京城,先找个客店住下,然后去张大友表姨夫家里拜访。

谁料时过境迁,他家亲戚果然已搬了家,把张大友急得什么似的。

陈青桐笑笑,说道:“不妨事,他既凡在礼部供职,那咱就去礼部大堂找他。”

张大友吐吐舌头,说:“表姨夫回乡探亲时,我曾听他说过,礼部衙门可是在皇城里头。那岂能是咱平头百姓能涉足的地方?”

陈青桐又笑笑,指着乔治说:“咱是平头百姓不假,进不得那地方。他可是‘洋大人’,他哪里也去得!”

张大友与乔载德点头会意。

乔治在陈家待久了,也学得面慈心软,早就没了耀武扬威的派头了,反而在心里打怵。

陈青桐给他打气说:“你想想那些官差来咱医馆里是怎样的做派来?前些年差点要了我的命。”

乔治想起那些往事,对官差就气不打一处来,登时挺起胸脯,带着三人去皇城根了。

那些官吏经过了庚子之乱,果然对洋人怕得要死,一个个点头哈腰的,问一答十,很快就打听到了秦中书的住址,这时乔载德不由得又佩服起弟媳章子晗的精明来。

四人见秦中书,他对乔治也是恭敬有加。

听张大友说明了来意,他说道:“诸位来的好巧,我才刚结识了一个盟弟,姓范,历尽艰辛才中了举,好在会试一举成名,中了进士,经殿试后分到翰林院任编修,他可是当今的鸿儒,是位老编修了,若与他探讨学问,必有进益。”

四人大喜,忙托他引荐。

乔载德想起带来的贽见之礼,忙将那五十两银票双手奉上,秦中书说什么也不收。

乔载德执意要他留下,秦中丞再三说:“知己亲戚,不必见外。再说我这外甥自幼丧母,家计艰难,我还倒有心济补他几个,怎好收你们的钱?”

陈青桐见他决意不收,只得给乔载德使眼色,乔载德这才不再犟了。

傍晚,秦中书领着众人拐弯抹角,去拜会他盟弟范编修,不知穿过了多少宽窄不一的胡同,才到了范编修的家,原来他也是租住的民房,那是一个嘈杂的四合院,他仅住在西侧的厢房里,里面陈设简陋,除桌椅床铺之外,家徒四壁。

乔载德不料他一个堂堂的翰林,竟然混得如此潦倒,不由得想起老师胡先生以前说的一句话:“翰林院里的官儿,都是清贵之品,将来若不入阁,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学政。”此时他倒是盼着这位翰林早些入阁,要么尽快求放外任罢了。

听秦中书说,他这位盟弟如今只身在京为官,妻子儿女都在老家务农,是以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对于衣食起居是极不在意的。

乔载德心中十分敬佩,忙献上贽见之礼。

范翰林看着他手中那张花花绿绿的银票,大为诧异,问秦中书:“不知仁兄引荐诸位,意欲何为?”

秦中书忙说明来意,并让乔、张二位各取出文章来请范编修指教。这范编修乃是个饱学之士,此时已知二位是携文前来投刺的,便接过文章来,却对那银票正眼也不瞧。

他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女厨妃:带着空间养萌娃 七页禾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帝王之名 谍海潮生 三国:白馍榨菜,我竟黄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