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54章 老学究寻短见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废了!然后翻开后面的试卷,见有一份试卷的考生叫刘春霖,她想:这多好啊,春霖——春风化雨、甘露降临,嗯,今年恰是大旱之年,急需一场春雨——得了,这是他了!于是状元就由朱汝珍变成刘春霖了。哥啊,你说那个朱汝珍,他招谁惹谁来?”

乔载德听了,才知道有人竟然因为名字丢了状元,那么自己失去区区一个的解元,也就不算什么冤天屈地的事了,从此他心中便释然了。

经过乔载德的那次解元风波之后,乡里人都知道了他做文章的本事。

他岳父孟先生是个老学究,此时也洞悉了自家女婿的实力,——他其实早已能够问鼎解元了,只是运气不济,来年即便不中解元,考取个举人必是举手之劳的事。为此,他那如同死灰槁木一般的心竟也活泛起来,想通过来拜女婿为师,互相切磋,届时再入秋闱一搏,一旦能够撞着大运,哪怕忝列榜尾呢,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近半年来,已是满把白蓬蓬胡子的他,到女婿家来得特别勤,他那虚心请教的态度,也深深感动了乔载德,在学问上对岳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乔向廷看了这情景,心里乐开了花,他眼前似乎重现了儿子当年和胡先生同考秀才时的身影,他更加确信:此番儿子的举人,必已是把里攥着的了!

家里准备了酒饭,孟先生因从女婿那里学到了许多做文章的机巧,都是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心里高兴,便欣然举杯……

大家正吃着酒,畅想美好的前景呢,忽听到外面有人叩动门环,却见张大友风尘仆仆地闯了进来,进门也不行礼,喘吁吁地说:“坏了,坏了,朝廷废止科举了!”

孟先生手里的酒盅当啷一声,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乔向廷却似信不信,轻声慢语地说:“不要慌!你说朝廷废止科举?有什么凭据?他要废了科举,有谁出仕做官?谁替他管理天下百姓?”

张大友不再多说,从怀里掏出一张官府邸报来,乃是从上谕中摘录下来的,写道: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袁世凯等奏请立停科举,以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我中国兴贤育才之隆轨,即东西洋各国富强之效,亦无不本于学堂。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近日科举每习空文,屡降时诏,饬令各省督抚广设学校,将俾全国之人,成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前因管学大臣等议奏,已准将乡会试中额分三科递减。兹据该督等奏称,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欲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等语。所陈不为无见。着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均着所请办理……着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慎择师资,广开民智……其各认真举办,随时考察,不得敷衍……共副朝廷劝学作文之至意。钦此!”

乔向廷先看了,噗通一下坐在了椅子上,半天不吱声;然后乔载德接过来看了,不知怎的,他的嘴角反露出一丝别人不易察觉的微笑,或许是庆幸自己解脱了吧;然后他又递给孟先生,孟先生却摇头摆手地不接,他不敢看。

后来张大友一字一顿地将上谕中的话念了一遍,孟先生头嗡嗡地,竟然忍不住大哭起来,因他是个老学究,靠教四书五经谋生,要是废除科举,那他必定失馆无疑!近年来家里的日子本来窘迫,以后更是生活无着了。他心如槁木,也顾不得什么体统了,一边哭着,一边挣着要回家。

乔孟氏留爹爹不住,也与乔载德跟着去,他也不让。

乔向廷只好叫人套车,打发孙来银送他独自回家去了。

这里三人沉默了一会儿,乔向廷叹一口气说:“唉,要不怎么说,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