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章 花园内传痴情 (第3/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听儿说,女孩的绣楼在园子里,常言道,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如今他们几个再进去读书,三个小孩子倒不打紧,还有咱请来的西宾呢,他可是个七尺男儿!要是呆在园里教书,和那几个女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如何使得?男女之大防可不是儿戏呀!”

老太太听了,自己拍了一下额头,说道:“可说是呢,我倒老糊涂了。这咋办呢?金宝闹着要进去,要是不依他,哭闹起来,万一哭出个好歹来,可怎地是好?”

乔广善思忖一会儿,说:“这孩子在前院是不安心了,要不这么着吧:把书房挪到后面东边跨院的抱厦里去,离花园近,三个小孩进去玩耍,进出也方便。又隔着一堵墙,那先生断不会穿中院到园里去,园里的女孩子们也不会无端到跨院来,这样倒还两全些。”

老太太听了,笑盈盈地点头。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孩子们很快搬进了后面东跨院的三间抱厦里读书。

孩子们读书的这三间抱厦,恰在花园里东南方向,中间有一月亮门连着老太太的正房,老太太住的后院又有拱门连着后花园。孩子们从月亮门进了后院,再去花园里确实近了不少,然而尚璞无事是不会进中间院落的,更不用提去后花园了。

花园内有一座绣楼,与新私塾相距不远,却被一个角楼挡住,站在楼上恰好看不到东跨院内的一景一物。

绣楼共两层,上层住着未出阁的两个小姐,下面是丫鬟婆子的住处。三小姐叫芳华,今年刚好及笈之年,只出落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可惜裹脚裹到一半就放开了,那一双大脚丫为家人所诟病。然而芳华却毫不在意,每每对她妹子芳菲讲:“女儿身也是受之父母,与男儿身一样不可折损。”

她妹子芳菲也深以为然,虽然芳菲年龄小,却比芳华机灵些,不像她那样硬顶撞父母,她总是在父母跟前把脚裹上,回秀楼就悄悄放开了。这些秘密,丫鬟婆子也从不对外人讲。

芳华暗中保护了芳菲的脚,心中自鸣得意。她虽生长在大户人家,却并无半点娇小姐的脾气,天生一副直率性情,且满是猎奇之心。她和小妹芳菲原是跟着祖母住的,但也是喜欢园里的景色,便和奶奶央求再三,才搬到了园里的小楼上,从那起小楼就成了绣楼。

祖母和她娘不放心,专门挑了几个乖巧的婆子和小丫鬟服侍她俩。芳华的小丫环叫倩儿,比她小三岁,本是江南读书人家的女儿,因家道中落,爹娘亡故,被人牙子拐卖了,是乔广善赶巧在码头遇见,花大价钱把她赎了出来。倩儿原是服侍老太太的,因生得端正,又聪明伶俐,便让她做了芳华的丫鬟。

这倩儿自小就跟母亲刺绣,又跟着他父亲读书,也颇识得几个字。自来到乔家,芳华只拿她做亲妹子一般,闲时便与她一起做针线。芳华除了做针线外,更喜欢舞文弄墨,或者画几笔画儿,或者写几笔字儿。倩儿在娟上绣出花样儿,她都能比着画下来。

后来,芳华还从弟弟那里借了一些书来读,背书背得比学堂里正经念书的还好。她娘见了,叹息道:“三丫头可惜不是个小子,要是个小子,指定能考秀才的!”

乔广善听了却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以后少让她看书写字,画几笔画倒没什么,看书多了,怕是移了性情。还是教她多做些针线,将来寻个婆家时少受些难为。”

她娘点头称是,也再三叮嘱她不可拿读书当正经事。

芳华嘴里应着,但闲暇时仍读读写写的,时间长了,家人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一天,芳华正在绣楼上看书,猛然听到后院传来阵阵读书声,她这才知道原来是家里的私塾挪地方了。她早知道家中请了私塾先生,且有一次陪二姐在后堂用饭时,也曾听过他关于天下女子不必裹脚的宏论,打那起她心里就对这个私塾先生心存好感,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