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54章 老学究寻短见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在贤侄是中了举的人,大小能有个官做。可像他俩这半途而废的秀才,手无缚鸡之力,今后要靠什么安身立命呢?私塾也就要散了,学生都上新学堂去,也不见踪影了。”

张大友苦笑着说:“据我同科说,所谓‘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者,无非是一推了之。所谓‘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慎择师资,广开民智’者,因开办的都是新学,‘慎择师资’是绝不要俺们这些老明经的。我虽中了举,然而并没有做官,无非在乡党中有了一点名望,其余一概没什么用处。要想借以做官,除非拿钱买,走捐纳之路。可您老是知道我的家境的,一日三餐尚且不能周全,哪有钱财捐官?唉,此后生计愈发艰难矣!”说完,满脸悲怆地告辞走了。

这里爷俩呆坐到鸡叫,都唉声叹气的,后来各自回屋睡觉。

第二天起来,消息不胫而走,其中有风闻其事的,宁死不信;远近的读书人,陆陆续续来他家打听详情,待看到官府邸报后,无不呼天抢地,仿佛天塌地陷。

第三天,忽有东乡人前来报丧说:“不得了了,孟先生悬梁自尽了。”众人大吃一惊,乔载德家的就先昏死过去。

乔向廷一家人急忙前去奔丧。这时乔载德的岳母已经苍老得直不起身子了,她弓腰走进里间去,拿出一些皱巴巴的草纸来,乔向廷接过来,一张一张地看了,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参差不齐地写了好些字,字体驳杂,墨色深浅不一:

“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

人皆言科举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奈何?

科考一停,同人之失馆纷如,谋生无路。吾寒酸无生路矣,事已如此,无可挽回。

当今弊政莫甚于卖官鬻爵者,捐纳实官未曾停止,令人莫解。今废科举,卖官之弊何以不除耶?”

乔向廷看着这些字条,知道是这位老学究留下的绝别书,他必定是哭一阵、写几句,上面还有斑斑的泪痕,最后是一大块甩在纸上的墨迹,那是他摔笔所致,其愤愤不平之意,跃然纸上,实在令人唏嘘感慨。

他看着看着,脑海里不禁出现亲家那专注治学的勤谨样子,泪珠忍不住像断了线一样噼里啪啦落下来。

乔载德也哭得站不住,一是心疼岳父,二是兔死狐悲,他内心何尝不急?正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以后他也不知自己该往何处去。

孟先生曾教过的学生们也来灵前举哀;远近前来吊唁的读书人络绎不绝。

乔孟氏原就是个闷葫芦,此时更是有话也说不出来,她抚着爹爹的灵柩,只是哭,已不知哭死过去多少回了。

她母亲此时蹲坐在门槛上,就像个木雕泥塑的人一样。老两口相依为命一辈子,只有她这一个女儿,女婿的科考也屡受挫折,如今也成了无业之人,老太太心里的凄苦可想而知。

乔向廷看见她的模样,就出来嘱咐乔载德:“以后你给你岳母养老送终。”乔载德为了安慰岳母,就过去给她了几个磕头,说了养老送终的话,她的眼睛闪动了几下,费力地挪进屋里去,也抚棺大哭……

孟先生走了以后,孟老太太因哀思过度,不久也过世了。乔向廷一家又来奔丧,乔载德披麻戴孝当孝子,乔孟氏又不知哭死过去多少回。

废止科举之后,附近的读书人喧嚣一阵,哭天抢地,其中也不知有多少人饥馑而死。

就在圣朝的读书人呼天抢地的这一年,西方有个叫爱因斯坦的人,提出了一套崭新的理论,叫做“相对论”,颠覆了人类以对世间往常识的认知,虽然少有人懂,但从此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纪元。

然而这些奇闻异事,一众学究哪能知晓?他们对这些“淫技奇巧”,也不以为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