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的谥号,也就此生无憾了。嗯,贤弟可知我朝追谥为‘正’的有几?”
见张大户一脸茫然,闫道台不禁暗笑他是个白丁,便道:“咱们在朝为官,若生前能够位极人臣,身后得到朝廷的谥号,那可真是‘生前显贵、死后哀荣’了。咱们文官的谥号,最高为‘文正’,历朝历代得这谥号的人寥寥无几,侥幸获得者,要么以功劳着世,要么有帝师之尊,——如宋朝的司马光,明朝的李东阳,都是位极人臣的人。咱朝的曹振镛大人也获谥‘文正’,他是三朝老臣,道光爷时官至武英店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他一个门生曾请教他为官之道,他老人家说:‘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正因为他多磕头,少说话,故而深得道光爷喜爱,曾颁旨赞他:‘人品端方,靖恭正直,历久不渝,凡所陈奏,务得大体,揆诸谥法,足以当正字而无愧,其予谥文正。’你看,他这‘多磕头,少说话’,可谓参透为官之道了。”
张大户听了,连连称是。
闫道台又开导他说:“恭顺处事,最为稳妥。岂不闻先朝曾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说乎?”
张大户既然不学无术,又哪知什么前朝逸事呢?只含糊其辞地哼哈了两句,又眼巴巴看着闫大人,等待下文。
闫道台笑道:“前朝成化年间,宦官当权,厂卫横行,朝中重臣皆不敢侧目,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至内阁首辅,下至文武百官,都无所事事,习以为常。故当时的人编成歌谣,戏称当朝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内阁首辅万安,皇上问政时,他俱不能置对,唯叩头山呼万岁,于是人称‘万岁阁老’。继他之后,两位内阁首辅,也像纸糊的人偶一样,不理政事。其中一个还被人戏称为‘刘棉花’呢,你道为何?原来这‘刘棉花’也是内阁首辅,本名叫刘吉,他屡遭百官弹劾,却装聋作哑,拒不辞呈,稳居内阁,屹立不倒,像棉花一样‘弹’不坏,故而人称 ‘刘棉花’。哈哈,宰相尚且如此,那六部尚书就更不愿任事了,朝野上下,任由宦官、厂卫肆行无忌。唔,今日观之,要我——我也如此,管他呢,不论纸糊的也好,泥塑的也罢,只要有的官做就好!对此,贤弟意下如何?”
张大户又连连点头,甚而说:“兄台大人高见,下官佩服得紧。那庙里的神仙都是泥塑的,却人人顶礼膜拜,香火旺着呢,他要多嘴多舌,一次说不准,那就自掉身价了,还是纸糊的、泥塑的好。再者,千里做官只为钱,若能有的赚,那就更好了。”
闫道台哈哈大笑,说道:“弟也是个率直之人。说到有钱赚,我们出门做官的人,只须取自下边、送往上边就好,不去上边跑,谁认识你?”
张大户听了,忙起身敬酒道:“兄台见教的是,下官当拜您为师,今后诸事请多指教。今后弟若取了下边的,也有兄台的一份。”
闫道台突然正色道:“贤弟此言差矣,愚兄为官多年,却谨遵一个‘雅’字,从不贪图黄白之物。”
张大户忙问:“什么‘雅’字?”
闫道台自诩道:“吾本一介书生,自有文人的通病:喜舞文弄墨。没事也写两笔字,画两幅画。”
张大户恍然大悟地说:“是了,弟侥幸识得一位户部侍郎,也有这雅好;还有那淮安的漕帅,也喜好这个。嗨,大人既然有这雅好,待弟打发人去书画店里搜罗些好字画,送到府上去。”
闫道台摆手说:“不劳,不劳,愚兄对字画是宁缺毋滥的,世间的凡品,我还真看不上眼呢。却有一幅字画,我一直爱得不行,虽近在咫尺,却求而不得,寤寐思服,苦杀我也!”
张大户忙问端详,闫大人屏退左右,与他附耳低语一番,最后说:“贤弟若能帮我得到此画,情愿奉送五千两银子!”
张大户一听五千两,登时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