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 72 章 072(一更) (第4/5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何等意气风发。

事实证明,他除掉长孙无忌并不是在给大唐自断臂膀,而是在铲除其继续腾飞的障碍。

东西两路的战况胜势,用一种最为直白的方式,向着境外昭告着大唐的强盛。

而境内,因长安洛阳之间的运粮通道被打开,今年关中粮食的小小减产并没有影响到粮价的波动。

起码以李治看来,这依然是一番国家安泰的样子。

这让他有了底气,再开一场制举,甚至亲自策试了将近九百位举人,继续替换那些在他看来能力不足的官员。

这一番忙碌的文武并进,到了显庆四年的年末才稍有收敛。

李治大概也觉得自己有点累了,觉得需要以另外的一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帝王威仪。

于是在显庆四年的年末,他在武媚娘的建议之下,启程

前往并州省亲。

留下了今年八岁的太子李弘在长安监国。

这场并州省亲,简直是天子权力财力的彰显,但若要李清月看来,这番省亲的目的最大的受益者显然不是李治,而是阿娘。

因为正是在这出省亲之中,皇后只能在内殿接见女宾的规则被做出了改变。

取而代之的,是皇后将亲族邻里一并宴请在正堂之上。

此外,除却对并州官员和与会之人的赏赐,也给城中年过八十的年长妇女授予了郡君名位。

李清月望着面前随后展开的阅兵演武典礼,又回头朝着母亲脸上看去,便见她此刻的喜悦和风光,令她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慑人的光芒。

时正开春,天光大明。

哪怕此刻她们所在的地方只是并州而非长安或者洛阳,当帝后并肩审阅着一列列戍卫兵卒的时候,绝不会有人觉得皇后的风采被身边那人压过。

这场并州省亲对于武媚娘来说的意义也远不止如此。

武元庆武元爽等人的相继过世,让朝野之间总有些不太妙的流言,说的是皇后今日能够不念旧情,明日也能心狠手辣地对付别人。

可当并州百姓得到了这份因皇后而来的恩惠后,李清月相信,这流言会被另外一种声音冲淡的。

谁说皇后不念旧情?

她只是有恩有怨,都报个分明而已!

这场轰轰烈烈的省亲一直持续到了四月,才摆驾前往洛阳。

之所以是往洛阳而非是长安,是因洛阳地界上陆续发生了几件事。

一件便是身在洛阳翻译佛经的玄奘法师,向李治提出了一件倡议,意在规范僧侣的考核,对其人品以及佛学本领例行盘查,以防出现当年洛州水陆法会之时一堆人不懂装懂的情况。

另一件则是因孙思邈抵达洛阳,《新修本草》和《千金翼方》几乎是前后脚的时间编纂完成,堪称是大唐医学上的一大进步。

再便是因东都重立,长安的部分居民陆续迁移到了洛阳,让这座东都愈发有了人气。

被提拔到洛州长史位置上的贾敦实完全没有辜负武媚娘和李清月对他的举荐,比之当年他兄长在洛州治政时候的政绩有过之而无不及,将这些迁居到来的百姓都给妥善地安顿了下来。

李治欣喜地下达了几条诏令。

自岐州法门寺,奉迎释迦佛指骨进洛阳大内供养,作为对玄奘法师知情识趣的回馈。

准允洛阳陆续完善的医疗院正式得名东都尚药局,由孙思邈出任其中的太医令。

而后,在洛阳贾敦颐的那座纪念碑旁再为贾敦实修建一座功勋碑,二者并称,号为棠棣碑,希望他继续在洛州长史任上发光发热。

但大概就连李治都没想到,这个东都尚药局迎来的第一位重量级病人,居然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开局穿越星河战队:建立诸天帝国 全民黑雾求生:打造天空之城 快穿之恋爱脑全部给我爬 异变之源 捡漏不成反被杀,末日十年我重生 星穹铁道:神级附魔师,重铸造物引擎 义勇今天也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