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西城马不停蹄赶到大明宫。
终于,早朝开始。
作为正六品官员,柳湘莲混迹于文官末尾。
他有些忐忑,觉得会遭批斗——《京报》的确有些出格。
要知道,多少“大才子”最多也只开个诗会,将文章诗词汇编发行,他倒好,直接仿照朝廷邸报!
不料,并没有朝臣关注他,今日的焦点是辽东。
原来,入冬后天气严寒,东虏退兵,且其辖地内也发生严重饥荒,南进受阻,只好打蒙古诸部的主意。
内喀尔喀诸部原受东虏拉拢,已经投靠,但有的部族仍时常抢掠女真族人,于是老奴派出两万兵马前去扫荡抢掠。
这意味此时沈阳兵力不足,但辽东经略杨廷宗仍稳如泰山,丝毫不作进攻准备。
这下子朝中的主战派忍不住了——老奴倾国来攻,你尚可以野战不利作为婴城固守的理由,现在对方迁都沈阳,近在咫尺,又发兵攻击蒙古,营中空虚,此时不发兵收复失地,更待何时?!
于是交章弹劾杨廷宗畏敌,还有人怀疑他养寇自重,甚至说他潜通东虏,总之被批的一文不值。也有人提出,如果老奴彻底收服蒙古诸部,有绕道奔袭京师的可能。
众臣议论不休,有的是装糊涂故意发大言,沽名钓誉,有的真是这么认为的。只能说,人跟人的认知水平相差太大。
吵闹一番,永隆帝不由生厌。他并不怀疑杨廷宗,因为固守之策就得自他的授意。
继位之初,他也不是没想过猛一波,直接干掉对方。可是屡战屡败之后不得不承认,论战斗力,朝廷军队真不行。而太上皇归来后,他的位子不大稳固,更要先求稳。
进攻很容易,可万一输了,将令他威望大损,所以决不能冒此风险。
永隆帝脸色阴沉,斥道:“众爱卿言辞义愤,只管催战,谁敢保证这不是老奴设下陷阱,故意引我上当?若遭伏击,如何收场?
疆臣如何决断,自有疆臣的道理,不是尔等书生意气便可决定战争胜负!谁若不服,朕允你军前效力!”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前番已有旨意,当今要务乃是锤炼强军,非有必胜把握,绝不可贸然出击。至于疆臣去留,朕自有裁决,何须尔等反复抨击揣测?究竟是何居心?此事勿复再议!”
仍有臣子不甘心,但皇帝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也不好继续再纠缠,只能再等待机会。
……
数项要务争论完,时间已经不早,柳湘莲年纪轻轻,腿都有些麻了。
本以为马上就该散场,不想终究没能躲过被批斗的命运。
这次站出来发声的仍是科道言官,年轻人就是有干劲儿,柳湘莲虽不认识对方,也忍不住大发感慨。
对方很慎重,并没有直接抨击他目前在做的事。因为到了现在,谁都看出皇帝待这小子不一般,从正八品照磨升为正五品郎中,升迁速度之快,在本朝极为罕见。
但不妨碍换个角度来攻击。
只见此人跪伏于地,慷慨奏道:“启禀陛下,****有谕旨,钦命柳湘莲三月后即往辽东军前效力。如今三月已过,仍未见其动身,岂非不敬太上皇?宜治其抗旨不遵之罪!”
随即有数人出来附和,多是低级官吏。
这也是官场攻讦惯用的手法——先派出小卒子出来探探风向,如果有希望,大佬才会下场。不然大佬动辄亲自出场,要是搞砸了岂不是很没面子?
柳湘莲听了不动声色,并不如寻常臣子那般,受到弹劾则辩驳或求去。
说白了,在诸方势力之间,他现今不过是永隆帝随手丢出的棋子罢了。
要是这么简单就被放弃,他也可以早些回去准备造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