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8节 (第5/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丹药,即便不能长生,那延年益寿总是好的……”

郭女王此时脸上也露出希冀的神色,曹丕的身体在早年南征北战之中就落下了病根,这才三十多岁啊,男人春秋鼎盛的时候,但他那里却有隐疾,使得后宫诸妃都失去了男人的宠爱,以至于连荀顗偶尔被曹丕召到后宫中一起用寝之时,那些妃子都翘首张望这阴柔美丽的荀家六郎……

荀顗知道自己拒绝不得,便道:“喏。”

但他却不知道小七那炼丹之术靠不靠普,别练练丹把曹丕给毒死了,那怎么办?

曹丕心里满意无比,郭女王也期盼非常,正所谓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郭女王三十出头,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少了男人的滋润,那怎么行?

=========

第二更~~~~求收藏票票~~~~~

第一百八十二章 赞誉的浪潮

魏帝曹丕既然动了将荀粲召至洛阳的心思,那他当然巴不得荀粲的名声越响越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他对博学之士的重视,而他对荀粲那潇洒不羁的宽容无疑可以体现他这个帝王的胸襟。

所以曹丕就让人将荀粲是《阿房宫赋》作者的消息散布了出去,如果说荀粲的前一篇《师说》只是激起了一个小小的浪花的话,毕竟这样的散文是没法与当今流行的骈文相比的,那么有关《阿房宫赋》的这个消息简直激起了文坛之上的千层浪!

昔日《阿房宫赋》一出,直接引起了所有爱好骈文的人的追捧,北地的赋向来是文坛上的主流,连公认的辞赋大家曹植都对《阿房宫赋》赞赏不已,说这是难得的好赋,其立意之深,他都有所不及,毕竟曹植的赋大都以瑰丽的想象、浪漫的情怀而著称,而这《阿房宫赋》在堆砌辞藻的同时,还借古讽今,这手法之高明,自然令人赞叹不已。

但没有人知道这《阿房宫赋》的作者是谁,只知道它是从昔日的公子榜首荀家六郎口中流传而出,人们想当然的认为这辞赋的作者是荀家六郎,但至此之后,这荀家六郎就从未有新的作品问世,反而专注政事,偶尔也只是注解《周易》之类,于是人们就渐渐相信这真的是一个无名道人所作。

而今日忽然得知这《阿房宫赋》的作者竟然是名声鹊起的清谈名士荀粲,这还是魏帝曹丕亲口证实的消息,而荀粲通老庄,喜爱修道炼丹的传闻不知怎么也被传出去了,这与那时荀家六郎所言的无名道士所作不谋而合!

继而荀粲更多的成长经历被人纷纷挖出,除了南楚那五年的真空期外,他小时候就有诗才的名声又被提起,而南楚的那五年便被有心人说成是跟着某个道人隐逸在山林中修道读书,刻苦努力,于是有今日一鸣惊人的名声。

河东卫家家主卫觊,尚书,文坛领袖,读了荀粲这一篇骈文与一篇散文之后,忍不住感叹道:“颍川荀七,文采风流,我大魏文坛后继有人!”

关中韦家刚刚继任家主的韦诞,侍中,文坛中坚,被人称之为“兼邯郸淳之法,诸书并善,尤精题署”的大画家,知道荀粲因此扬名之后,同样赞道:“荀小郎昔日曾向我求学画道,今日我不知他画技是否大成,但在辞章之上的文采,当真是年轻一辈中的第一人!”

颍川陈家家主陈群,尚书令,荀彧的女婿,荀家兄弟的姐夫,刚刚提出九品官人之法被采纳,深受圣眷,为曹丕夺嫡之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此时也毫不避嫌的赞道:“政略虽不及荀家六郎,然其才华横溢,比起陈王,亦差不远矣!”

颍川钟家家主钟繇,廷尉,荀粲的书法老师,与曹魏皇室关系极为密切。曹丕早在做太子时,随曹操到孟津征战,听说钟繇藏有一块玉,便想得到它,但又难于启齿,便密令别人转为传意,钟繇听说后,马上送给了曹丕。曹丕感动之余,写了著名的《与钟大理书》以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追踪师 第一百次比武退亲,誓要夺回自由身 时光终破晓 綠腰 侯大利刑侦笔记5:验毒缉凶 贵妃娘娘妩媚诱人,一路争宠上位 不对劲!反派儿子拿了万人迷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