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处是蓬莱。
一瓯佳味侵诗梦,
七碗清香胜碧简,
竹炉汤沸火初红。
两腋风,人在广寒宫。
木瓜香带千林杏,
金橘寒生万壑冰,
一瓯甘露更驰名。
恰二更,梦断酒初醒。
兔毫盏内新尝罢,
留得余香在齿牙,
一瓶雪水最清佳。
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龙须喷雪浮瓯面,
凤髓和云泛盏弦,
劝君休惜杖头钱。
学玉川,平地便升仙。
金樽满劝羊羔酒,
不似灵芽泛玉瓯,
声名喧满岳阳楼。
夸妙手,博士便风流。
金芽嫩采枝头露,
雪乳香浮塞上酥,
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众人听了皆沉默不语,细细品味。只听丁尹大声赞道:“江总说得好,江总说得妙,江总说的呱呱叫!”
包总叱责道:“别没个正形,好好说。”
江宇飞道:“不碍事,就是丁总打了鸡血也不怪他。别说,包总你这些方面,或许还不如手下马仔。”
看到包总脸色又不好起来,丁尹对江宇飞冷笑道:“姓江的,我不知道你为何处处针对我,但是你冒犯了包总,我绝不能袖手旁观。有一点,你太小瞧包总,他绝对不会被你这种宵小鼠辈的行为所迷惑。因为他是第一楼的掌门,包容天下,正如——
与那些尘忆旧籍中所载‘遗产’不同,古运河传承至今,并没有只属于历史,还属于未来,扬州是运河的发源地、盐运的起点、漕运的核点、帝王南巡的焦点、鉴真东渡的出发点、徽班进京的始发点、扬州画派集聚点……一杯魁龙珠茶早就融合了“长三角”,见证了扬州这座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这是大运河的眷顾,也是扬州的福祉。”
“好!”现场响起一片掌声,丁尹傲然地望着江宇飞,又道:“且听我来一首,老扬城曾广为流传的民谣:
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
拌干丝,风味高;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
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吃过早饭想中饭,狮子头菜心烧,煨白蹄酱油浇,
醋熘桂鱼炒虾腰,绍兴酒,陈花雕,一斤下肚乐陶陶。
吃过中饭想下午,浇切董糖云片糕,再来一包香橼条。
吃过下午想晚饭,金华火腿水晶肴,咸水虾子撒花椒,
什锦酱菜麻油浇,香稻米粥儿粘胶胶。
吃过晚饭想夜宵,一碗莲子羹,清新又补脑,一觉睡到大清早。”
江宇飞听得脸颊抽搐,望着丁尹那如簧之舌,恨恨地握紧了拳头。包总听得笑不拢口,廖羽秋低着眉却骄傲的用眼睛恨不能吞下丁尹,吴茗入神痴迷地贪视着丁尹,嘴角不觉溢下了一潭清水。
包总最后作了归纳,这首民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足以反映扬州人对吃的迷恋和讲究。其中开头便是茶馆作为引子,几乎是百年老店的特指。我来说一个老扬州的描述,就是为第一楼量身打造的。诸位请听了——
起个大清早,紧走带慢跑。
一路杏花村,一脚到富春。
朋友问吃什么好?我把小吃名点表一表:
烫干丝,风味高。水晶肴,粉香娇。
翡翠烧卖三丁包。蟹黄灌汤小口叼。
鸡汤面,彩头浇。酥圆饼,千层糕。
芝麻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