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13章 李青山之乱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战争,从来不是靠人多就能取胜的。最基本的,要有一支训练有素,能在关键时刻能顶的上去的机动大军。

野狐岭大战,金军精锐被蒙古大军尽灭。萨尔浒之战,大明边兵被努尔哈赤消灭殆尽。

这两战之后,金和明都有对抗蒙古、清军取胜的战果,但改变不了日渐衰颓的国势。除非做出大的改变,否则就是等死。

从一定程度上讲,大明的战争实力远不如满清,甚至不如闯军。因为他们都有可供随时机动作战的大军。

满清二十万八旗军,人人可战。

而闯军在襄阳改制后,也有近十万完全忠于李自成的精锐老营。

但明军呢!

虽然在各地驻守的仍旧有上百万大军。但那些人不是精锐,甚至不算是兵,只是一群临时征调来的农夫。

在京城,朱由哲重塑了京营。但也只是把他们团聚在了一起,而远达不到可以四处征战的地步。

而朱大典手下兵卒的情况也差不多,精锐,参过战事也只有两三万人,但也只是曾剿灭过李青山之乱。

李青山之乱,指的是在崇祯十四年和崇祯十五年之间,山东连年干旱,更兼蝗灾横行。屠户为生的李青山在寿张率数千人起义,最终演变成数十万人的大型农民起义。

在崇祯十五年秋,内阁首辅周延儒被崇祯皇帝重新启用还京,乘船途径梁山。不错,就是那个水泊梁山,梁山好汉的梁山。

李青山前往拜谒,希望周延儒传话给崇祯皇帝,接受其招安。周延儒当时满口答应,但回京之后却向崇祯皇帝提出诱捕李青山。

在李青山等待无果后,为胁迫朝廷招安,举兵攻陷东平、寿张、东阿等地,甚至进犯临清。

听着剧情是不是很像《水浒传》的宋江?但不同的是,宋江最终达成了招安的目标,而李青山则招致了大明更大规模的围剿。

这一战,明军调用了除关宁军和孙传庭部外的所有力量,刘泽清、黄得功、周遇吉、刘元斌等将齐齐上阵,最终大破李青山。

李青山最后率百余骑突围逃到新泰,通过关系向同是山东人的杨御藩请降。

杨御藩觉得招降李青山可以树立榜样,令山东各地贼寇望风而降,便没有上报,直接答应了。

但杨御藩此举却招致了其他参与围剿李青山的将领们的不满。十几万贼军被我们击破了,最后你却在这时招降了匪首,这功劳怎么算?于是他们纷纷上书,指责杨御藩纵贼为祸。

崇祯皇帝因而大怒,下旨将杨御藩下狱审查。而对于李青山,却暂时没进行任何处置。

但李青山却害怕了,因而再度反叛。

杨御藩之侄杨衍得知后大怒,亲率骑兵追击,最后在费县萁山追上李青山,用弓箭射伤他,并将之生擒。

这也是杨衍能被崇祯皇帝破格升为骠骑将军的主要原因。

最后,李青山及二十余名起义的主要将领被押到京师,处以极刑。

李青山起义造成了三个后果。

一个是朝廷失信,后来山东各方贼寇主动归降的基本上没有。

二是在山东保留了一些有一定战斗力的士卒,虽然不多,但压制山东各地的贼寇不成问题。

这也是朱大典能迅速在山东组军的原因。

三是,《水浒传》被禁了。崇祯十五年六月,崇祯皇帝听从左懋第的建议,下旨兵部尚书龚彝负责查禁《水浒传》事宜。

而这时,朱由哲手中正拿着一本《水浒传》,想着如何组建一支可以与清军野战的大军。

现有的有吴三桂的关宁军,有三万精锐。可是吴三桂更像是一个生意人,目前自己没有足够的本钱将他完全拉到自己这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孵蛋皇后 庶子之征 当家主妇 残阳起风雷 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 天策之永徽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