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15章 登了个毫无仪式感的基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因东海郡王薨了而在江都掀起的诺大波澜,在头七过后,也就渐渐平息。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某人的逝去而停下他既定的脚步。

就当徐景通开始接受韩熙载的悉心教导的时候,有另外一件事情也在稳步向前推进。

此时吴国的整体大势就是东海郡王徐温生前所在操持的最后一件大事:劝进吴王。

徐温的急疾而亡,这件大事自然落在了徐知诰的手中。

这几天,徐知诰在祭拜悼念徐温之余,也没忘记这件于自己有利的事情。

徐温的心思,徐知诰是拿捏的稳稳的,他想要让杨溥即皇帝位,本就是想要为以徐代杨做好铺垫。

可惜,时也命也。

徐知诰的内心一再揣测徐温死前的内心,阿耶那时候在想什么呢?大概是不甘心吧。

劝进的主要工作,比如说各地文武上书,重臣为王上痛陈利害,祥瑞降世等等,连三请三辞都已经在徐温生前完成了,只剩最后一击。

按照徐温的剧本,本来这最后一击当是由亲子徐知询领着自己在金陵的亲信门一起上书,然后杨溥同意,徐知询顺势取代徐知诰留在江都辅政。

可惜,这最后一步,现在只能由徐知诰自己来完成了。

徐知询也只能派使者前来劝说徐知诰前往金陵亲自祭拜徐温,但都被徐知诰用杨溥当挡箭牌挡了回去。

后唐天成二年,丁亥年冬月初三,庚戌。即公元927年十一月初三。天气晴,无风。

虽然天气无风,但是在江都府积庆宫文明殿外守候的徐温徐知诰派的各个官员内心都是忍不住的激荡。

不过,也有内心愤怨的,比如杨氏一系的各位国公和与杨氏解不开联系的姻亲们。

还有一部分冷眼旁观的,比如跟着杨行密起家的淮西勋贵们。

卯时七刻,这是太史司算出来的吉时。

等过了今日,太史司也能被称为太史局了。

徐知诰作为同平章事,率领着文武百官,登上了文明殿。

站定之后,等着听内侍说出的那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自己变拿出准备好的奏本,照本宣科劝进即可。

但是今日内侍似乎都成了哑巴,没一个人说出这句。

徐知诰抬头一看,正好对上了杨溥的视线。

徐知诰心想:王上啊王上,莫不是你现在想反悔,不想登基了?只是这登不登基,真的不是由您说了算的。

然后徐知诰便直视这杨溥,轻微了摇了摇头,权臣气场全开。

杨溥见此,双拳紧握,咬紧牙关。当我不知道你们徐家的大逆不道的想法吗?当我不知道你徐知诰的内心的想法吗?

但是多年的王位生涯,让这位和汉献帝十分相像的帝王懂得了无能狂怒最为无用这一道理。

形势比人强,手中无兵,在这五代乱世,除了隐忍,别无他选。

杨溥深吸了两口气,缓缓吐出,在百官发出窸窸窣窣的私下交流之声之前,开口说道:“今日,卿等可有本奏?”

“臣,有本奏。”徐知诰见杨溥也是懂配合的,自然步出队列,于殿中站定。

“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徐知诰,请王上即皇帝位。”徐知诰原本想着是将那篇由宋齐丘所撰的花团锦簇的劝进雄文念完的,但是杨溥在之前搞了些小动作,徐知诰思忖一下,不能惯着。

反正大家也都没有很在乎形式,只在乎结果,那就只念结果就好了。

杨溥都呆了,你这是劝进的态度?要不要我直接把我的位置给你座,然后我来劝进一把?

不止杨溥,在场的文物百官也呆了不少,不少徐知诰派的核心嫡系都在心底吐槽:大哥,咱这活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百归 大唐中兴李氏之主 奸臣 综影视:社恐万人迷是只小魅魔 将军好凶猛类似小说 纨绔皇子:震撼大唐一百年 回到明末当小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