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21章 十面张网画囚牢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顾炎武看到流寇肆虐中原这段,说道:“当年面对流寇之策,从杨鹤的主抚,到杨嗣昌的主剿,现在看,都是治不了根的。”

慧明则说:“张李等部,横行中原,还是朝廷里有人养寇自重,朝廷无论主何策,他们都能把它变成捞银钱的手段。”

“你师徒二人这些年修史,挖出多少史料?如何养寇?”

慧明为了说明根由,又整理了些头绪,原是那杨鹤主抚时,朝廷调了些银钱和赈灾粮。

他们从那些受过招安的人那里得知,这些粮饷,本就不够那么多流民吃的。原来的官军自己还欠着饷呢,所以有些粮就发不到最下面,发粮的人说,“我自己还没吃的呢,能发到你手里吗?”

因此本就不多的粮食,就被扣了一部分,让乡绅发给流民的粮食,同样也发不到流民手里,因为流民都在外面流动呢,这些赈灾粮,便成了一些人中饱私囊的来源。

再加上一些贪官污吏,一层一层每人伸手捞一把,这粮饷便没了。

不多几个月,招抚的数以十万计的流寇没了吃的,又成了饥民,加上他们已经干过打家劫舍的勾当,只能抄起刀枪,又干回老本行了。

因此看,招抚之策是行不通的,那杨嗣昌亦认为招抚行不通,他眼看自己的老父因此获罪,便上书主剿,为自己的父亲鸣冤开脱,表示愿意替父受罚。

先皇帝觉得杨嗣昌是个实在人,后又决心重用杨嗣昌,议定国家的大政策略。

先皇对杨嗣昌的建议十分入耳,每次接见都谈得很久,甚至可以说是对嗣昌的建议言听计从,十分礼遇,常说:“恨用卿晚。”

杨嗣昌提出了有名的欲攘外,必先安内之策,认为流寇之乱不平,国家便无法专心对外。

他对平定流寇提出的方针是: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很多人都听过这个策略,却并不清楚,到底怎么样个十面张网法。

具体说来,就是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这四个流寇活动的主要地区为四正,责成这四个地方的巡抚“分任剿而专任防”,即以剿为主,防为辅。

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这六地为六隅,责成这些地方的六个巡抚“时分防而时协剿”,即以堵击起义军进入自己管辖地区为主,必要时也参加协剿。

另以陕西三边总督统率西北边兵,同中原地区的五省军务总理直辖的兵力作为主力,“随贼所向,专任剿杀。”

又在每个府州县增加乡勇团练,死守地方,封锁流寇流动,增兵数为府一千,州七百,县五百。

这样四正六隅,全部连为一体,象一张大网一样,网住流寇,是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从表面上看,杨嗣昌“张十面之网”的部署似乎非常严密,大有“滴水不漏”之势。但是这张网,它缺银子,没银子,一切无从谈起。

流民军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战,实力和作战经验都已大大提高,杨嗣昌规划的“十面张网”根本就没有成型过,就是个样子罢了。

杨嗣昌为了实现一举荡平流寇,建议增兵十二万,具体方案是:

凤阳和泗州祖陵官兵五千,承天祖陵官兵五千,各坚守不动;陕西三边总督官兵三万,总理军门官兵三万,作为追剿起义军之用;凤阳、陕西二巡抚官兵各一万,湖广、河南二巡抚官兵各一万五千。

兵增加了,饷自然也得随着增加。按杨嗣昌计算,十二万官兵中,步兵七万四千名,每名每天发给饷银五分,一年共需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马兵三万六千名,每名每天支饷银、草料银一钱,一年共需银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两,两项合计共需银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两。

后来经过户部尚书程国祥计算,这个饷额只够供十一万名兵员之用,还需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代晋 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 穿越之黑科技碾压时代 人在超神,悬戒手上纹 医匡九合 狙击从亮剑逃杀期开始 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