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另一頭,姜珣也很堅持,花種脫手轉賣,就與滿園再無關係,寧恆所謂的證據,只能證明那些花農私藏轉運兵器,卻沒有直接證明花農與滿園、長寧殿下甚至東宮有關的證據,就不能定罪。
局面短暫的呈僵持狀態。
「陛下,臣有一言。」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宣安侯從容出列,也不知要為哪方出頭。
永嘉帝見是他,神色一松:「裴卿有何見解?」
沒人發現,姜珣在聽到裴鎮的聲音時,眼中驟然划過的冷意和警惕。
裴鎮:「眼下兩方各執一詞,已入死局,此刻應當另尋突破口。」
永嘉帝:「哦?裴卿以為如何?」
裴鎮:「若臣沒有記錯,寧世子方才說過,並未抓獲活口,唯一抓到的二人也成了死人,沒有活口指證,寧世子堅持判定姜校書與賊人聯合便沒有道理,反過來,即便姜校書說並不認識那兩個死者,也很難服眾,事發突然,也沒有過去太久,若此刻開始設法抓捕,或許會有轉機。」
永嘉帝眼神一亮:「裴卿難道已有法子抓回賊人?」
寧恆一聽,暗道不好。
裴鎮若表示能將人抓回,豈不是顯出他將賊人放跑的無能!?
「陛下!」寧恆搶在裴鎮之前開口:「宣安侯所言極是!事發突然,賊人又早有預謀,這才僥倖逃脫,但臣已立刻部署人馬去追查,想必很快就會有結果,有活口作人證,自然能真相大白。」
姜珣垂著眼,肩膀微微一松。
永嘉帝沉吟片刻,道:「活口自然要捉拿,只是不可因此在城中掀起太大的風波。」
寧恆:「陛下放心,臣定不辱命。」
此事算是安排好,但對於太子的處置,還得有個說法。
尚書令蔣蔚道:「老臣以為,此事雖不能斷定與太子殿下有關,但在真相明晰之前,殿下也當避嫌,於東宮靜候結果。否則,即便結果出來,也難免有人心存質疑。」
尚書僕射百里宏道:「老臣以為不妥,此事從根本上就沒有確鑿證據,卻先將太子殿下作嫌犯對待,名為靜候,實為軟禁,即便事後查明真相與殿下無關,此舉對殿下名譽的損害卻難以消除。」
蔣蔚:「陛下,臣之言恰是為了維護殿下的名譽,倘若殿下不能置身事外,結果又如何服眾?」
永嘉帝早已習慣了朝堂上這樣的爭辯,聞言轉問其他人:「諸卿又有何看法呢?」
中書令韋平老神在在,「臣附議尚書令。」
太子臉色發沉,安靜不語。
「陛下,微臣斗膽一言。」一位身著綠公服的青年忽然開口,引來一片目光。
永嘉帝看清開口之人,狀似無意的掃一眼下方的裴鎮,才道:「秘書郎有何見解。」
裴雍不慌不忙的說:「私藏兵器一案事關重大,尚書令認為太子應避嫌靜候無可厚非,然事情未明了前便將殿下視同疑犯亦是不該,須知儲君之名譽,亦是陛下之名譽。」
「微臣以為,凡事有進有退,有舍有得。」
「今朝太子殿下若願避嫌配合,固然有委屈與名譽損害,但結果必然服眾。」
「反過來,今日若有誰堅持殿下應避嫌配合,那麼一旦證明殿下之清白,此人理當鄭重的為太子殿下正名。」
「換言之,若證明了太子殿下於此事無關,還有因此事而生的不實傳聞損害殿下清白,那就證明此人正名不力,可以問罪。責任是重了些,但身為人臣,都是分內之事。」
裴雍侃侃道來,為提議者增加了一些「發言成本」,壓根無視早已臉色鐵青的父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