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十八章 老太监竟敢拦我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两个月后富弼从辽国出使回来,敲定了增加二十万岁币,辽国盟誓放弃关南之地事宜。

随即韩琦和范仲淹被调回京城,已经担任皇城司副使的赵昉,现在消息灵通,不用靠王中正辗转传递了。

听到这消息愣住了:“不对呀,庆历新政不是明年才开始的吗,这哥俩怎么提前回来了?”

上辈子他虽然不出色,可就是读历史的,不是学宋史可也比普通人更了解历史,庆历新政是大事件,他如何不记得。

“难道因为我的缘故,历史发生改变了?”

想到这他坐不住了,还真有这可能,自己改变了西夏提前谈和,更没了定川寨战役,宋夏第一次战争的三战变成两战就结束了。

这让大宋早点腾出手来,开始变革也是正常的,毕竟仁宗不是现在才有这心思的,早在他登基后不久就有这想法。

原因很简单,真宗把大宋财政折腾个精光,一个炼丹,一个封禅泰山,瞎折腾了十几年,没把大宋搞崩溃算是幸运了。

朝廷没了钱就没办法养军,宋军的战斗力正是从那时开始直线下滑,而且真宗那样奢靡造成全社会的跟风,吏治腐败更是在所难免。

赵祯从小就聪慧,如何看不清现实,因此很早就想要改变,只是一直没机会,现在终于腾出手了。

可赵昉却很清楚,自己父亲虽然有心变革,却不是个坚定的人,而且这次变革最大的问题,是范仲淹等人犯了大错。

跟后来的王安石一样,犯了急切的毛病,而且历史上凡是改革者几乎都会犯这毛病。

忧国忧民没错,改革也没错,但操之过急往往成功不了,还会让情况更糟糕。

这也是后来王安石变法,主持庆历新政的那帮人,没有一个支持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吃过亏,明白事有缓急轻重,可王安石不明白。

权倾天下的张居正,同样在身死之后,推行的新政被废止,可见变法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而且王安石还造成了一个很不良的坏头,南宋之所以把北宋灭亡栽在他变法的事上,不是没有道理的。

要知道在他之前的党争,宋朝的官员打压对手都是把人赶出朝堂就收手了,讲究一个君子之风,不会赶尽杀绝。

而他却对对手赶尽杀绝,这造成了官场风气大坏,蔡京正是学他把对手往死里整,让北宋后期能臣无立锥之地。

也因此在民国之前,王安石的名声都是臭大街,后人把他抬上神坛不过政治需要罢了。

范仲淹等人没有留下恶名,但改革失败对大宋造成的打击同样是巨大的,它让一大批仁宗时代的干才,全部被清出朝堂。

整整十年大宋在苟延残喘,拆东墙补西墙的维持着表面的繁荣,禁军更是腐烂到只剩下西军能战,其余的都是混日子的。

特别是杨延昭死后,河北的禁军就再没了战斗力,幸好辽国没有在那时选择战争,否则灭国恐怕会提前。

“不行,我得参与进去,不能让那些人胡来,不然小爷今后接手个烂摊子还咋整。”

想到这赵昉连忙起身,招呼着自己的四大金刚和书童刘季孙,屁颠的往皇宫里赶去。

刚刚到达崇政殿门口,就被守护在这卢守勤给拦下:“大郎且慢!官家跟相公们在谈事,禁止其他人入内。”

“老卢你疯了,你敢拦我?”

守卫将士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上前,可卢守勤却拦着不让开,笑眯眯的拱手道:“大郎要是在宫中那是皇子,小人自然不敢拦,可如今你是皇城司副使,朝廷官员小人就必须拦了。”

看着满脸笑眯眯,慈眉善目的老太监,赵昉气的跳脚道:“死老头你再拦我试试,小爷找我爹有大事,信不信我把你头发眉毛都拔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天唐锦绣 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 赘婿的悠闲人生 宋世 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