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49章 皇帝完成集权,封建君权登顶,二轮新政蓄势待发!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这一日的寅时,刘贺在温室殿里等来了内阁送来的奏书。

他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最上方的那份奏书——光禄勋的奏书。

刘贺迫不及待地取过来翻阅。

果然,内阁已经重新票拟过了。

那二十个候补官员的名录已经调整过了,与昨日的名录只有一半相同。

调整进来的那一半人,与世家大族或者经学大派终于并无太多牵联了。

刘贺没有想到,只是一次“留中不发”,就能让张安世们立刻服了软。

这倒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

喜的是张安世为代表的大学士们都是聪明人,很快就读出了自己留中不发的意图,并迅速改正了。

忧的也是张安世为代表的大学士们是聪明人,很快就摸索出了在内阁制之下与皇帝虚以逶迤的办法。

这喜和忧都来自于同一个原因,倒也是非常罕见地符合所谓的辩证法和矛盾论。

聪明人是最值得重用的,但是也应该被提防的。

莫看内阁这一次是顺了刘贺的意,但是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也会像朱明那些阁老和小阁老一样,想办法钻空子。

在内阁中排除异己,授意信得过的外朝官代为上奏,私下联络郡国官员对天子诏令阴奉阳违……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些阴谋和阳谋,恐怕都会陆陆续续在大汉的朝堂上演。

但是直到此时,刘贺仍然将张安世等人视为肱股和功臣。

既然都是聪明人,又是心思纯良的“忠臣”,刘贺愿意与他们暂时合作。

不到万不得已,还不是痛下杀手的时候。

只要内阁制能够运行下去了,那么新政就可以一项接一项地推行。

……

不等樊克提醒,刘贺就用笔沾上了朱红的墨水,在这份奏书的票拟上龙飞凤舞地批上了一个大大的“准”字。

这一封奏书犹如一份协议,让刘贺这天子与以张安世为首的朝堂重臣暂时达成了一个平衡。

内阁与张安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世家大族,至少会在一段时间内毫无保留地支持刘贺,支持新政。

刘贺要抓住这段空荡的时间,再在棋盘上多落几颗子,要在他们回过神来之前,准备好对付他们的武器。

“樊克,替朕执笔,给今日的这些奏书批红。”

“唯!”

……

又过了一个时辰,刘贺与樊克就将所有的奏书全部都批好了。

“将这些批红了的奏书拿到内阁去,明日辰时再去内阁值房传一个口谕。”

“告诉张安世他们,从明日起,朕不再去内阁了,就在这温室殿里批红。”

“然后再让张安世、丙吉、韦贤和刘德四人到温室殿见朕,朕与他们商议下一项新政。”

“唯!”樊克没有多问,立刻就答了下来。

然后就又带着几个昌邑郎进到殿中,将那些批好的奏书搬了出去。

刘贺在榻上坐了许久,腿脚有一些酸麻,于是就站了起来,在这温室殿里来回踱步。

如今的内阁制只是初创形态,刘贺还要再建一个衙署来替自己批红——进一步制约内阁,就像朱明时的司礼监太监一样。

但刘贺还不打算开启内官干政的口子——重用内官集团充当皇权的延伸和代言人,无异饮鸩止渴,只会带来更多的隐患。

现在,刘贺最信任的人,自然是禹无忧和戴宗这些从昌邑国开始就跟随自己的郎官。

但是这些郎官肩上的担子都很重,资历也还太浅了,承担不起制衡世族大家的责任。

而且,也不只是随随便便将几个孤立的人放到朝堂,就可以来制衡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