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39章 昌邑国少年郎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是端坐在幕后指挥。

如此操作的主要还是为了避人耳目,毕竟这工官再小也是大汉的一个衙署。

而今日有了这个机会,刘贺当然不会错过,他打算仔细地看一看,全面地了解一下大汉工官的情况,也为自己准备着手建立的昌邑工官找一些经验和范本。

又在前院和那些刚刚成为自由之身的昌邑少年郎说了几句话之后,刘贺就带着戴宗则在马延寿的陪同之下,在工官里逛了起来。

刘贺不能以真面目视人,所以至始至终地带着那个能够遮住自己大半张脸的斗笠。

但是这个奇特的造型反而引来的工匠刑徒们的侧目,他们看不懂这平日里严苛不讲情面的工官为什么会对这个怪人如此恭敬。

走出前院以后,马延寿询问刘贺想要去看哪一个坊。

刘贺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是反过来向马延寿问道:“马使君,你能和我说说这工官里一共有几个工坊,又分别是哪些工坊吗?”

“各个郡国因为物产不同,所以工官里设置的工坊也不尽相同。”

“像我昌邑国的工官,有制漆坊、制陶坊、木器坊和制弓坊,每个坊都由一个啬夫主持,人数不等。”

前三个工坊刘贺不用听也能猜到是做什么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大汉寻常百姓用得到的物件,让他没想到的是军队使用的弓弩竟然也交由工坊来操持。

刘贺看过很多书,脑子里能记住的东西很多,但是大汉距离他生活的时代实在太久远了,很多记载都语焉不详的,所以刘贺也就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甚至只听说一两个词。

就拿这工官来说,刘贺知道有这个衙署的存在,但是工官具体如何运作的,那是一概不知,所以也就只能自己一字一句地问了。

“这兵器也是由工官来负责督办吗?”

“这个就要看怎么说了,其实是由铁官来造铁件的部分,由工官来造竹木等其他部分并且最后拼合到一起。”

“看来,这铁官其实也应纳入工官之内的,否则难免有配合不当之处。”

一直唯刘贺命令是从的马延寿这次没有说话,只是打了个哈哈就滑了过去。

原因无他,盐铁专卖是孝武皇帝定下的国策,经过盐铁会议的风波之后,当今县官也仍然在实行,这不是他一个小小工官可以置喙的。

或者说就连刘贺这个诸侯王都没有资格评价,或者说就算评价了又有何用处呢?

刘贺自然看出了马延寿在这个问题上的回避,也没有继续追问,就把话题引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上去。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陛下求饶吧,我们都投降太子了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 让我来选择文明? 田园大唐 带着机枪去古代 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