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446章 内阁低头,皇帝获胜;先分胜负,再定生死!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樊克走了,张安世等人却没有动半步。

张安世和丙吉已经猜到了天子震怒的原因,而刘德和韦贤还没有想通其中的蹊跷。

“子儒,县官此举到底是何意?”年纪最大的韦贤也沉不住气地问道。

“何意?自然是县官不同意我等拟定的这名单。”张安世无奈地说道。

“若不同意我等推拟的名单,县官大可以直接下明诏让我等重新议过,留中不发是何意?”刘德抱怨道。

“恐怕不只是不同意我等拟的这名单,还有另一层深意在……”丙吉不禁看着身旁那高耸的石渠阁说道。

“县官还有什么深意?还请丙公指教!”刘德连忙问道。

“陛下对我等的票拟不满,而且还是非常不满意。”丙吉摇头说道。

“丙公这是说到要害了。”张安世补充道。

韦贤和刘德不是无能之辈,在张安世和丙吉的解释之下,终于也醒悟过来了。

原来,留中不发竟然藏着这样一层意思?

“留中不发”就如同天子手中的一把锤子,是专门用来敲打内阁的。

准奏、驳回、改议都只是客观的结果,但是这留中不发是一种态度。

一种忿怒到了极点,以至于天子不屑于传递给内阁的愤怒!

或者说,天子其实是在给内阁一个体面和回转的余地——天子的愤怒一旦宣之于口,那就收不回来了。

若天子在票拟上批一个“结党营私,忤逆擅权”,张安世们就该到石渠阁门前,用一丈白绫了结自己。

天子今年才十九岁啊,为何会如此谨慎小心,能轻而易举地看穿张安世们的谋划和布置呢?

而且,天子好像与从前有些不同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坦坦荡荡,而是开始操弄人心了。

从几日之前的那一次大朝议开始,张安世们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天子的这个变化。

从面上看,天子还是那个脸上时时挂着笑容的年轻人,对待阁臣也好,内官婢女也罢,都过份地有礼。

以至于有谏义大夫准备向天子进谏,想让天子更威严持重些,不应该和那些低贱奴婢们有太多的来往。

但是,天子的面目却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起来了,与他们这些朝臣间似乎隔了一层薄纱。

“县官以前似乎更坦荡一些,如今心思反而更深沉了。”张安世叹气着说出了心中所想。

张安世的几位“盟友”沉默了,他们想了想这段时间里发生的种种,也都点头表示同意。

“子儒,我等身为臣子,是不是应该劝诫县官……”韦贤不死心地问道。

“韦阁老,县官修的是帝王之术,而这帝王之术就是用来对付你我的,我等如何能规劝?”

张安世此话一出,值房门前的这四人也就都无言以对:总不能劝让天子不要驾驭阁臣吧?

君臣相处了大半年,一同经历了许多事情,虽说天子的言行有时会癫悖无状,但品性却温良仁慈。

更没有皇帝那特有的薄恩寡义和阴郁多疑。

那时候看起来,天子像孝惠皇帝和孝昭皇帝——这是让朝臣最放心的两个先帝。

所以,霍乱平定之后,张安世等人就想要将天子辅佐成一个有上古之风的圣君。

但是,如今这新政才刚刚开始推行,他们就意识到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

一个能在权臣霍光面前韬光养晦,并且顺利亲政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个纯良仁善的懵懂少年呢?

一个能够在短短半年时间平定霍乱,让根深蒂固显赫一时的霍氏满门尽灭的皇帝,又怎么可能是一个任人拿捏的皇帝呢?

一个改元第一年就要变法推行新政,并且对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犁汉 朕非汉废帝 兵者为王 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