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5章 大名鼎鼎的钱掌柜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守田因昨夜睡得太晚,所以天大亮后,他仍在酣睡。大哥守望看时间已经不早,去东城街上摆摊要误事,便把他叫醒。守望告诉守田:“二弟,半前晌是乡下人进城最多的时候,也是卖货的最好时间,我们出摊不能太迟。”

守田听罢急忙起身擦把脸,准备和大哥出摊。当兄弟俩把土产杂货,挑到城东的路边时,已是日上三竿。此时一阵寒风吹来,守田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战。看看四周他才发现,一夜的狂风肆孽,城东的街路上,到处都散落着枯黄的树叶。

望向城西的商业街,只见繁华的市场上依然是人来人往,热闹的鼓楼东西街市,并没有受到昨夜降温的影响。商业街上的老字号店铺、茶楼酒肆,商客们仍然像平日那样噪杂喧嚣。不过细心的守田,还是发现了一些变化。透过路旁干枯的树梢,街中飞檐斗拱的古式房舍,商业区街心的钟楼,远处厚重的城墙,依稀显现出来。

转眼间已到了中午,然而在城东门附近摆摊的守望和守田,还没有去吃午饭。寒风中,头裹布巾身着袄裤的兄弟俩,搓着手跺着脚,不停地向路人叫卖着他们的砂锅瓷器,人们老远就能听到他们的吆喝声。此时,东城门通向街里的青石板路上,马车仍在进进出出。

“大哥,今日天气太冷,我肚子里饿的咕咕直叫,我们该去吃午饭了。”守田见大哥一等再等,嘴里嘟囔着说道。

“二弟,摆地摊一定要有耐心。我们今天出来的晚,趁中午进城的人多,我们俩再坚持一会儿。这几日天气还没有上冻,我们要抓紧时间把这点存货卖完。等忙完了这件事,大哥带着二弟,一心一意地去询问拜师的事情。”

时间又过了片刻,兄弟俩在城东门的路边上,仍在叫卖着土产杂货。而此时街对面的二层茶楼上,一位老者手里端着茶碗,眼睛却一直注视着他们。原来这个老者不是别人,他就是‘兴客隆’的掌柜钱茂盛,在鼓楼东街上有半条街产业的钱老爷。

话说‘兴客隆’的掌柜钱茂盛,年纪已快六旬。这几年,虽说他的头发已稀疏花白,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但钱茂盛的心里,壮志却不减当年。他一辈子走南闯北,挣下了城里的这份家业,但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一大早,他就会到自己的字号里去巡视一番,听听各个分店的掌柜们,汇报一下来往的账目,了解一下各分店业务方面的情况。

午饭后,钱茂盛就会坐在自家的茶楼上慢慢品茶。夏天午饭后喝茉莉花茶,立冬前开始喝安化黑砖茶,这已是钱茂盛多年的老规矩了。在这个时间段,他喜欢静静的休息一会儿,不许别人打搅他。

钱茂盛听他的老爹钱智礼讲过,大明立国以前,由于多年的战乱,太谷地区的百姓们流离失所,因此土地一片荒芜。大明立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发展农业,他将大量的流民迁徙到了太谷地区。因朝廷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当地的农业商业逐渐恢复起来。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从那以后,朝廷为了拱卫京师,大明西部北部的军事活动逐渐多了起来,而太谷城地处要冲,自然而然地成为人员和物资的集散地。

后来,朝廷为了解决住边部队的粮食问题,又在九边重镇的大同,首先搞了‘开中制’的试点。所谓的开中制,就是允许晋商将粮食,运到军事重镇大同,或者运到山西的并州府,然后由朝廷给晋商发给一定数量的盐引。而晋商用盐引得到食盐后,朝廷则允许他们在指定的地方去卖出。这样即解决了朝廷的军粮,又不用朝廷花钱。

然而朝廷的这一政策,却极大的惠及了晋商,促进了太谷城的发展。由于朝廷发给晋商的盐引,一般都是扬州上好的精盐,这样,晋商马帮就应用而生。而聪明的晋商,在商业上做大做强后,并不局限于食盐的贩运,而是将各种货物运往了华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 谍影森森 三国最强天师系统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逍遥四公子 这个恩怨跟你清算百年 雄兵连之银河之力葛小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