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笑笑,没有再说。易得志看看她,又看看王大路。王大路对易得志道:“把人安全送到家,得志。” 易得志道:“好。”三人在必胜客门口分别,得志和许茹一路,王大路自己一路。 城市很美,风很凉,很久没有闻你的发香。易得志闻到许茹头发上散发出来的香味,感觉很好。两人离开餐厅向前走,往万道路一处公交站赶。两人并肩而行,许茹没有说话。易得志打破沉默,说道:“最近,有看什么书吗?” 许茹说道:“没心思,也没时间,工作那么忙,不像读书的时候,能天天静下来看书。” 易得志道:“也是,我也很少看了。” 许茹说道:“不过,你写得很好呀,文笔不错。”
易得志被许茹夸奖,上次还掩盖内心所想,假装正经故作谦虚;这次难掩心中喜悦,不再谦虚,丢掉正经,笑道:“文笔方面不是我吹牛,那是相当不错的。以前读韩寒的文章,他特别强调文笔的重要性,还说巴金和茅盾文笔很差,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写东西就特别注意文笔要好。后面发现文笔好的作家,作品读来是一种享受。” 许茹问道:“你喜欢哪些文笔好的作家?” 易得志道:“曹雪芹!张爱玲!韩寒!鲁迅,钱钟书,梁实秋。” 许茹问道:“为什么喜欢曹雪芹?” 易得志道:“写得好呀,文笔好。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每次读都会有新发现和新收获,里面的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情节描写,特别好。就像王熙凤在秦可卿棺前哭的那段描写,说‘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多么形象的比喻,又生动地描写。这本书很高雅,文学成就是中国小说里面的巅峰之作,要不然像胡适呀、张爱玲、刘心武他们也不会把《红楼梦》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前读到林黛玉死去的情节,都会感觉到很伤心。有这种感觉,其实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读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感觉他一死蜀国就要完蛋了,当时觉得也很难过。《红楼梦》十几岁的时候看的是爱情,二十几岁的时候看的是人生百态。每次读刘姥姥进贾府的情节,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跃然纸上。” 许茹又问:“那张爱玲来?” 易得志说:“张爱玲是现代女作家里面最厉害的一个人,冰心、丁玲、杨沫、林徽因都不如张爱玲写得好。一部《金锁记》把曹七巧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我觉得能让读者记住小说里的人物,被故事内容所吸引,是很了不起的。至今记得张爱玲的两句名言,一句是:‘成名要趁早。’另一句是:‘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读张爱玲的作品,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文字的美感。她的那些比喻,用得真好。”得志原本想把张爱玲《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向白流苏说的那句:“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拿来卖弄,转念一想,内容露骨,许茹面前,不敢造次。 许茹问道:“那你为什么喜欢韩寒呢?” 易得志道:“我十八岁的时候读了他的《三重门》,有强烈的共鸣。他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写作、赛车、拍电影都很优秀,最主要的是有正义感和敢说话,这点我很钦佩。我觉得他小说写得一般,但是杂文很棒。从二零零八年开始,一有时间,我就关注韩寒更新的博文,每次读完都感觉很爽很过瘾。他成功实践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姑娘在一起生活。” 许茹笑道:“喜欢鲁迅是因为你也跟他一样愤世嫉俗是吧?” 易得志用手摸摸头,说道:“不全是,鲁迅看问题很深刻,入木三分,有思想,是个很牛逼的人,杂文写得很棒。” 许茹问道:“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和钱钟书的《围城》我倒是读过。” 易得志说:“梁实秋和钱钟书写文章有一个特点,他们学贯中西,学识渊博,经常引经据典,动辄援引很多典故。特别是钱钟书,他的《管锥编》和《七缀集》这样学术性的着作,非常晦涩难懂。” 许茹说道:“你确实读了不少书,看来我读的书还没有你的多。” 易得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