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69章 司马司空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第69章司马司空

十几名督吏对白起崇拜还来不及呢,鞭打怒骂?那是不可能的……

一行人有说有笑欣赏着沿途风景,步行前往旬阳,全程三百二十公里,途中要历经十三个驿站,有了这些驿站再加上有督吏开着绿灯,几乎每一个驿站都没逃过被吃个精光的厄运。

在《秦律》中有明文规定,凡被发配刑徒,不得乘坐车驾,不得携带武器,一日只食一餐,不得私自取下绳索刑具,如若违反,随刑督吏可当场斩杀,如若未按时抵达目的地者,随刑与服刑者皆要受罚。

所以以上这些对白起都没有什么影响,唯独每到一处驿站做做样子而已,另外由于魏冉的特别打点,堂而皇之考虑到要带刑具步行,到达旬阳的期限延至十天。

正常三天的路程,他们却用了整整七天时间,才从咸阳到达旬阳。按照规定的期限算下来,依然提前了三天。

八月的微风,在炎炎夏日里显得格外地凉爽,地处汉水河畔属于亚热带雨林地区的旬阳草木葱郁山水绮丽,实在是个避暑圣地。

这里是旬阳郡下属的西城伊,听名字以为是个城邦,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郡,在秦国十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可想而知按一户四口人计算的话,也不过只有四百人的小乡镇。

但昭王去年的一道谕令改变了西城伊的命运,开始大兴土木从这里开始,准备修建一条长达百里的城墙,以预防楚国重兵来犯。

修建长城不同于修建城邦那种简单的石木工程,而是纯粹的夯土城墙,而眼下的夯土城墙想要筑起来是很讲究的,需要在工头的指挥下,用两块厚厚的木板横着立起来,每两个木板要有相应的两根叫做“桢”的立柱插在地基里挡住木板不至于倒下。

在两根木柱之间还要系着手腕粗的麻绳,将所有并排的厚板固定成一个整体,然后在两段厚板的两头再堵住形成一个结实的长方体,接着就可以令人用箩筐往里面灌土,洒水,之后挑选那些比较健壮的城旦刑徒们四人一组抡起重达三百斤的夯杵,将松土一点点夯实,然后继续填土,雾水,夯实。

立板的工序叫做“版”,而夯实的工序叫做“筑”,这种版筑法正是当下流行的”四板筑墙法”,据说还是当年吴国的吴起从中原带到汉中的,淘汰了之前落后的两版桓筑墙法。

一般城墙都要利用地势建在险要的山脊,采出的沙土往往又在地势低洼处,光搬运这些泥土有的都要爬上一座山,可想而知筑起一道城墙是多么复杂而艰难的任务。

幸好白起等人不用像那些城旦刑徒们一样,去从事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被安排到前方三十里外的询关去戊卫边防。不为别的,就因为白起他们属于规格最高的“御中发征”也就是属于从首府咸阳王城发配来的高级刑徒,与那些各郡县征调来的徭役有很大的差别。

除了正常服役的徭役,比他们更低一级的叫更卒,还有再低一级的,也就是从事最劳累工作的刑徒,相比那些衣衫褴褛面色焦黄的刑徒,白起一行人如果不是人人手腕系着麻绳,看上去怎么都像下乡视察的干部。

这些更卒刑徒没日没夜地工作,稍有迟缓就会被监工皮鞭加身,体力不支倒地猝死者不计其数,往往其他人都会视若不见地继续干活,监工会根据分布情况,指挥着人将死者抬到版筑之间填入干土,然后夯实。

据说埋入人骨的城墙可历百年不倒,祛秽辟邪能抵御邪门歪道。于是将尸体筑进城墙的办法百试不爽,即干净又省事。

由此可见民间流传:“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立如柱”的谚语并非空穴来风,实在是血淋淋的事实。

根据魏冉所讲,好像有位叫做司马错的大将,也是因为自己而被发配到这里来做一名亭长兼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黑唐行者 末代太子竟有千万雄兵 东晋之寒门崛起 山河入梦来 一觉醒来变赘婿 一朝穿在君王侧:洞房3天后 奋斗在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