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了百余个回合,除了刚开始时的碰撞,君振北再也没能打中过秦塞,由于不用真气,秦塞也拿君振北没办法。
“停下!”一旁观战的君莫笑高喝一声。
秦塞与君振北收招站定,两人具是面不改色气不长喘,君莫笑看着二人先是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道:
“幺子,你这干了几天活看来并没有什么效果嘛,看来明天还得用点心。”说着看向跃跃欲试的潘玉醉哟看了看一旁的君振东道:
“振东,你去陪潘二公子过两招。”
君振东点头应命,潘玉醉大步走到场中站定,静静的看向对面那个比他矮了半头却十分敦实的青年,做了个深呼吸,冲君振东摆了摆手,经过这段和秦塞相处的日子,这位潘家二少明显比以往沉稳了许多,君振东却道:
“你是客,你先来。”
潘玉醉大喝一声:
“看招。”
一个箭步冲上前使出力劈华山,势大力沉继承了潘氏一贯的凶猛拳路,君振东不慌不忙,伸出右手叼住对方手腕往怀里一带,而后转身前拉,干净的过肩摔和白天在粮场挥动梿枷的动作如出一辙,待潘玉醉整个人快要落地时,君振东抓着他的手向上一提,潘玉醉就站在了地上,一脸迷茫。
这场比试几乎是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君莫笑再度看向秦塞问道:
“现在明白了没?”
秦塞嘴角的微笑慢慢收敛,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点点头道:
“有点明白了。”
赤红脸老汉哈哈大笑道:
“明白了就好,明日接着干活!”
众人回到君家地坑院,秦塞躺在床上梳理着之前两场比试所得。自从五岁跟师傅学了一套太祖长拳以后,陶忘机再未教过他任何具体招式,总是以“天底下从来没有最好的招式,只有最适合的武功”为由让他去知本台翻书自学。
当然,这位君莫笑口中的陶白脸力推的还是他自己的几本书,早年学武时自撰的《武学之理与道》,用晦涩难懂的语言讲述初入武道的自己对武学的理解与猜想,书中认为,小至每一个动作,大到每一套武功,首先要从合理的角度着手,到发力的角度、大小、时机都合理以后,可以逐渐去追寻道的脚步,要首先合乎万事万物运行发展的固有规律,最终的猜想则是根据个人的机缘和天赋尝试利用规律去打破规律,他当下仍在摸索的心法万化定基就是这种尝试的体现。
后来随着对武学的理解不断提高先后撰写《观牛王争霸有感》,君莫笑根据此书的观点结合自身体悟开创朴素版君家拳;挑战五台灵虚道长受挫后着《虚实有道》使其武功发生质的飞跃;《夜读王右军后对步法的思考》打破以往仅靠奇门遁甲、先后天八卦等途径参悟步法的限制。
所以三无斋至今没有固定的武功套路、招式的传承,有的只是对万事万物的理与道的不断追寻,三无门下不但有高明的武学之道,更有铸造之道、岐黄之道、追踪之道、兵法之道、推演之道等各种对理与道的探寻。
秦塞静静的思考着,万化定基现如今已基本得到证明与肯定,对提高习练者的内功修养开了前辈们的先河,达到了陶忘机早期设想——快与稳目标。自己琢磨的云头踏今日在和君振东的交手中初次实用,灵活度和速度都达到了预期,仍有些许瑕疵需要改善,和当前武林高门大派的八步赶蝉、梯云纵、燕子三抄水和扶摇步等步法相比优势仍不太明显。自己近两年根据自身内功心法特点及发力习惯推演的几手威势较大的招式暂时实用性不强,不过通过今日的拆招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七日后,秦塞与潘玉醉已做苦力整整一个月,仅打黄豆这项农活,秦塞已做的非常熟练,每日的成果和君振北不相上下。君莫笑又单独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