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9章 蜀地平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成都自古为天府之国,大宋之后,似乎形成了这样一个魔咒,但凡领兵进川的人,都会迷失方向。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钟会如此;宋初,王全斌也是如此。而此次平定义军的王继恩,同样如此!

王继恩率军势如破竹,迅速平定了四川内乱,立即重复了以前王全斌收复后蜀的老毛病,手握重兵,滞留成都,义军余党也不想围剿了,每日在成都饮酒、赌博、下棋,日子过得逍遥快活!

王继恩出行,前面有乐队奏乐引导,后面有乐队压阵,两旁有骑兵携带棋盘跟随,端的是威风八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位下面无“势”的宦官,因手中有兵,便如此作威作福,假如是一位身体健全,颇有谋略的帅才掌握兵权,天高皇帝远的蜀中,能不生出来几丝野心么?

不仅如此,王继恩还纵使部下抢掠良民财产,亲信、仆役都极端骄纵不法,军士逐渐丧失斗志。义军余党蛰伏在山谷里,伺机占领一些州县,王继恩也不在意。

大概,王继恩在意的是那宣徽使吧!

面对仍在兴风作浪的义军余党,王继恩仅派部将王文寿,领着二千官军追击张余等义军。这位王文寿,对待部下苛刻严厉,出征士卒本来不满,加上听闻王继恩大军在成都享福,更是怨声载道。

一天晚上,王文寿睡在营帐中,指挥使张嶙率亲兵闯入,将睡梦中的王文寿砍死,当时天色昏暗,张嶙还怕杀错了人,用火把照看清楚无误后,率领这些官军投奔义军首领张余去了。义军和官军一汇合,势力大振。这张麟好好的朝廷军官不做,却委身前途渺茫的义军,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受了王文寿责罚,内心不平,铤而走险!

赵光义闻报,大怒之下,生出昏招来,便想将变乱的张麟等军人家属全部斩杀,枢密直学士张咏谏道:“陛下切勿滥杀,士卒叛逃,首恶为张嶙!如害其家属,必激起叛逃士卒的更大愤慨,从而截断他们归心,应该将这些家属全部释放,并派员去招抚叛逃军卒,叛逃军卒见家属无恙,定反投政府,贼人可破矣!”

赵光义拍案叫绝!有学者说赵光义这不对那不对,他知错能改,就值得点赞!

赵光义立即命张咏知益州,程道符协同安抚。叛逃官军果然杀了张嶙,将首级送朝廷,叛逃士卒也一同回归了朝廷。

再说义军首领张余,乘着王继恩大军在成都城里享乐,率义军一路开挂,沿着岷江,陆续攻陷嘉州(四川乐山)、戎州(四川宜宾),然后沿着长江东下,攻四川泸州,渝州(重庆)、涪州(重庆涪陵)、忠州(重庆忠县)、重庆万州、开州,夔州(重庆奉节)。

夔峡巡检使秦传序,兵败被杀。

王继恩自恃功高,领着众人胡作非为。一般人不敢规劝,恰好张咏来了,张咏是位难得的良吏,他到益州后,见上官正、宿翰等都跟着王继恩在成都作威作福,决定先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

张咏亲自上门对上官正宿翰等大将道:“你们蒙受国恩,应当出征为国荡平余寇,如果顿足不前,致使功败垂成,成都也是你们的死地!”这就既是劝说,又是恐吓了!

张咏镇住了上官正等人后,再对王继恩道:“朝廷如果让我统领大军,何至于此?我早活剐了他们!”这又是暗中敲打了。

好在王继恩没有完全丧失理智,他惭愧异常,和上官正、宿翰一合计,决定让他们两人率军深入追击。

公元994年底,上官正在重庆云阳大败张余。张余很快抵挡不住,只得又沿江而上返回四川,退据嘉州。

公元995正月,赵光义因蜀乱渐平,想收买民心,便向蜀民下罪己诏。罪己诏是皇帝自我批评的诏书。

诏书大体意思:朕委任官吏不当,考察事理不明,致使亲民之官,不以仁爱为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南游记:大唐三藏义净传 大唐说书三年,李二造了个地球仪 争春秋 这个穿越有些不正经 穿越之神医王妃 三国:从不让董卓进京开始 天生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