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道,道士们是比较忌讳谈论死这个话题的,道士们出家,每天辛苦修炼还不是为了追求个人能长生吗。佛教则不同,讲究轮回,认为肉体只是灵魂的载体,人死了还会再重新轮回,只不过是换个肉身,所以佛教是不忌死亡的。道教如果一直避讳死亡的话,在义理上就有极大的漏洞,而陶弘景并不是第一个吸收佛教轮回思想的道士,但他通过构建这第七阶的阴间鬼神体系,使道教的神仙体系更加完善了。
如果以后再有人问道士,说道长啊,你们能修炼成仙,能长生不死,不过也不是谁都可以成仙吧?没成仙的道长和我们这些凡人,死了去哪里了,是彻底没了,还是变成什么了?以后的道士们就可以把陶弘景前辈的地狱系统拿过来说,来来来,坐好,我给你好好讲讲人死了以后的事……从此以后,中国民间就流传了大量的阴间鬼怪的传说和故事。
至于在这个神仙体系里的儒家的影子,其实也非常明显,首先,这种位阶等级的划分,就是封建社会在神仙体系里的投影,其次是包括五帝、孔子等人进入这个体系,而且是排在了第三阶,这可是仅次于那些天地初开之前的神仙们的,这些都说明了儒学对陶弘景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在《真诰》中,陶弘景就有这样一种思想,神仙位业高低大小和等级是相关的,神仙的功业高低,受到什么果报,凭借功业坐相应的位置,通过多修功德成仙,推行封建社会那种教化万民的思想,这在《真灵位业图》中得到了更具体的表现,这也极其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
我们对陶弘景已经基本了解了,他提倡隐修,辅助王化,一直和统治阶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所做的很多努力,都客观上消除了道教可能成为农民起义的工具可能性,推动着道教向辅助封建统治的上层神仙道教方向的转变。近代大量学者们认为,中国道教从原始向着成熟、高级和伦理化方向转变的过程,在《真灵位业图》中均得到了体现。
对于这个神仙谱系的详细内容,道友可以在网上找找,诸如明代版的《灵宝真灵位业图》等很容易找到,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马克思有句名言,“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宗教也好,神仙也罢,是生活在心里,是有用处在产生并存在的,古今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