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卷二:初露峥第82章 城门之战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王巡抚问:“好!你将如何迎敌,守军如何配合?”

刘十三说:“找四名兵丁帮我扶着这四面盾牌。”旁边立刻过来四个身强力壮的士兵,按刘十三的要求,在城墙的矮墙上,横向摆放好四个一米长的盾牌(简陋的城墙,不是随处都有箭垛)。矮墙的高度可以站立射击,每两面盾牌之间有半尺的空档,中间是机枪的射击位置,四个狙击手,每人一支带瞄准镜的半自动机枪,最左边是刘十三的指挥位置,两名掷弹兵,在他们后边,操作两门掷弹筒,身边两箱炮弹,五箱*,余下的三人协助掷弹筒发射和投掷*。特种兵都是多面手,各种武器都能使用。

刘十三说:“王大人,我把抢夺城门的鞑子分为四种:一,鞑子军官、或者特别重要的鞑子,这种人是主要的打击对象,王大人需要指派一个熟悉这方面情况的人,站在他们旁边指点,我们是第一次和鞑子作战,不能识别这些人。”

幕僚忍不住问:“指点的都能打中吗?”

刘十三答道:“八九不离十。”

幕僚心想,这个话说大了。但是刘十三却是留了余地的,步枪的有效射程1500多米,300米内狙击手是保证百发百中的。

“第二种,五十步(大约80米)以外的,由我们打。王大人的兵丁不必动手,你们的大炮不能开炮。因为,大炮打不准,城下敌我双方混战,可能伤自己人,炮火的烟雾,也影响我们的视线。”

“第三种,进入五十步以内的鞑子,守城的兵丁要用弓箭、火铳射击。协助守卫城门。”

“第四种,个别进了城门的,我安排了两个士兵,守在那里,由他们处理。”

刘十三说:“王大人,现在可以开城门了。”

王元雅说:“给赵将军回报,我接应他进城,城门已经打开。”刘十三拿过纸笔,写下这段话,交给王大人签发。然后交给通信兵。

城外明军的队伍已经渐渐接近城墙。他们后面的战车也在缓缓后退。只见城门慢慢打开了。已经有零散的明军士兵进城,其中就有负责联系的士兵,来到王元雅面前讲述情况。

应该说关宁军的军纪还是好的,并没有看到蜂拥抢夺入城的情况。而是在城外列队防守。

后金的鞑子兵一看城门开了,零散的、小队的鞑子骑兵策马冲过来抢夺城门,远处大队的鞑子也有调动。王元雅大急,但是也懂得战场上不能瞎指挥。鞑子兵的距离大约还有两里(1000米),半自动机枪开火了。1000米已经是半自动的最佳射程,“砰!砰!”的节奏很有规律,这些零散的鞑子也就二三十人,四支枪的十发弹仓还没打完,这些人就一个没剩了,只有没受伤的空战马,在乱跑嘶鸣。王元雅渐渐的也习惯了,没见过的东西太多了。大明朝本就有连发火铳,只是个头大,射程,准头都比不上眼前的这个火铳,王元雅的心放下了。

读者不要奇怪,大明朝有类似于机枪的连发火铳,不信到互联网上查一查。只是由于封建思想禁锢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好东西都没有充分应用,也就失传了。

赵率教的大队明军的队列缓慢撤退,距离城墙还有两里(1000米)。他们后面的后金军大队人马也看到了打开的城门,于是不顾战车上强劲的火力,从侧面强行突破。大队的鞑子兵在黄色旗帜的指引下快速绕过明军的队伍,从明军大队的侧边向城门冲来,战车中的火力也发挥到最大,枪炮齐鸣。鞑子兵成批的倒下去,但是,幸存者没有丝毫的犹豫,继续疯狂冲向城门,危急出现了。终于有一百多骑绕过了明军冲到了城下,刘十三看到这个情况,也惊得满头大汗,他知道,他不能表现出惊慌,他鼓励着身边的战士:“沉住气,不许放空枪。”特务都是经过特别的训练,枪法都很出色。

“换散弹!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苟在大唐偷摸修仙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喋血盛唐 三国之召唤系统,开局吊打吕布 晋元布武 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 开局傀儡天子,召唤赵云护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