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8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歷史在這裡仿佛要有意顯示一下玄妙的輪迴,那個久久籠罩在紫禁城上空的不詳魔影又越來越清晰的顯現出來了。

光緒十年(1884)東太后慈安太后已經莫名其妙的暴死三年了。

慈禧藉故趕走失去依託的恭親王奕欣,用他這個皇上的生父,頂替了哥哥奕欣內閣總理大臣的位置,執掌了權利的奕譞。

深知他的才能遠不如那個被人稱為鬼子六的哥哥,放然明白了治理國家的不容易,但他當時已經猶如上鉤的鯉魚,再也掙脫不了慈谿太后下的鉤子了!

奕譞拼命的在夾縫中求生存。

光緒十三年(1887),光緒帝十六歲,那一年光緒帝正式親政,奕譞以皇帝年幼,朝政還需太后扶持為名,苦苦哀求慈禧留了下來。

慈禧故作推諉了一番,後又勉為其難的接受了下來 &ldo;哎!也罷,身為愛新覺羅氏的人,理應保下祖宗們留下來的江上社稷&rdo;。

為了江山社稷,奕譞上台時,中法戰爭已經停了,中日又因為朝鮮事變簽訂了《天津協議》,海防的問題已經成為首要,奕譞傾全力在哥哥奕欣的基礎上創業,並與李鴻章聯手,終於在光緒十四年(1888)使得北洋水師自成一軍。

光緒帝也長大了,舉行了成人禮。兩年後光緒帝大婚,太后再也沒有理由來垂簾聽政了,對於奕譞來說,漫天的陰雲終於出現了一絲的朝陽。

雖然慈谿退了下來,但朝中的奏摺還是要看的,朝中大臣的任命,還是由慈谿來決定,光緒帝有了親政的權利,但是朝中大權依舊掌握在慈谿手中,這樣邊形成了一種微妙的變化,朝中文武百官,寧可聽從一個老女人的話,也不願意聽從皇上的話,所以每次早朝之時,大臣們表面上是忠心耿耿的對著光緒帝參奏叩拜,實際上則是對著坐在帘子後面的太后說話叩拜。

皇權架空,大清國氣數將盡!!

自秦皇漢武以來,後宮不得干政的道理已經深深地埋在了各代皇帝的骨頭縫裡,載恬深知,太后一日不倒,大清國一日不安,皇權一日不得歸附,這就是後話了,這也是幾年之後,光緒帝發動政變戊戌變法,史稱百日維新的原因了。

話又說了回來,光緒帝屢次通過慈谿要動用戶部多年結餘下來的八百萬兩銀子,而逼戶部尚書閻敬銘稱疾去職一事,看出了慈谿想要修園子的心事,就主動提出感謝,&ldo;聖母為天下憂勞多年,理應修個園子以頤養天年&rdo;。

慈谿野心太大了,既想要權,還想要園子,卻又故作推脫,說唯恐動工,傷了大清國的根本,光緒又說:&ldo;想我大清泱泱大國,修個園子動不了我大清國之根本,修建圓明園的確是我大清國現在不能完成之事,不如就將萬壽山下的園子改為頤和園加以修建,且得山得水之處,既又省錢,又盡朕向母后的一點孝心&rdo;。

光緒是應承下來了,可銀子從那裡弄呢?慈谿倒是想到了一個人&ldo;北洋水師提督總理大臣李鴻章&rdo;。慈谿又覺得不妥,乾脆就交給醇親王奕譞吧!

自然而然的奕譞接下了這個很難擦的屁股。

☆、第五章 海軍軍費

第五章 海軍軍費

&ldo;坐鎮北洋,遙執朝政&rdo;,每當李鴻章想到這句話時,就有說不出的滋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帥土之濱,莫非王臣!

呵呵…李鴻章苦笑一聲,是他執掌了朝政還是朝政執掌了他,世人皆可信口,問世間嘗遍這滋味的,只有他李鴻章一人了吧!

同治元年(1862),朝廷初設同文館,意外培養翻譯人才,可是好長時間過去了,沒有人來考,偶爾有幾個人去了,家中親戚長輩就視作異類,竟然以絕交相要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東風吹桃李 嬌靨 傾城男後 我師尊他真香了 妻心難測 被惡龍搶走之後 最後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