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74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天花之外,有很多非官方的史書,認為同治皇帝少年風流,私生活不夠檢點,沾染了嚴重的性病。這些疾病與天花協力,摧毀了這個少年天子。而史家們爭論不休的,就是誰該對同治皇帝的放蕩負責。在這些責任人中,公認的、首當其衝的就是慈禧太后和恭親王。

慈禧太后被攻擊的理由,是因為她過度干預了兒子的房幃秘事。傳言她並不喜歡皇后阿魯特氏,以至於同治皇帝不敢與皇后同房,卻也不願按照慈禧的心意,去臨幸她所鍾意的慧妃(富察氏),於是,經常獨宿養心殿,為了解悶,便開始偷偷溜出宮去尋花問柳。而為了防止被官員們撞上,他還不敢去高級娛樂場所,盡選擇那些低檔的、官員們不常去的地方,結果沾染了一身的性病。

慈禧太后因為她過度干預了兒子的房幃秘事還曾被攻擊?

接班人選?同治皇帝死後,有關其接班人的選擇乃至爭論過程,在正史中沒有任何記載,而在野史中,卻存在許多不同的版本。

說法之一,是當時皇后阿魯特身懷有孕。果如此,當然必須等待她的臨產,如果所生是男孩,繼承人問題迎刃而解,如果所生是女孩,則再另行挑選接班人。史家經常引用的一段&ldo;野史&rdo;,說是慈禧當時表示:&ldo;皇后雖已有孕,不知何日誕生,皇位不能久懸,宜即議立嗣君。&rdo;

恭親王則認為:&ldo;皇后誕生之期已不久,應暫秘不發表,如生皇子,自當嗣立,如所生為女,再議立新帝不遲也。&rdo;

其他王公大臣也幾乎贊同恭親王的意見,但慈禧卻堅決反對:&ldo;現在南方尚未平定,如知朝廷無主,其事極險,恐致動搖國本。&rdo;

說法之二,同治皇帝曾想立孚郡王之子、貝勒載澍為接班人。據說同治已經要求其師傅李鴻章在病榻前起草這一傳位詔書。但這一說法同樣源自《慈禧外紀》,被國內大量輾轉摘引後,添油加醋,最後說是李鴻藻心中害怕,起草完後就到慈禧那裡去匯報,慈禧一看大怒,下令將皇帝&ldo;盡斷醫藥飲膳&rdo;,活活餓死了這親生骨肉、少年天子。

只看圖片

同治皇帝死後,有關其接班人的選擇存在許多不同的版本說法之三,是同治皇帝選擇了自己尋花問柳的哥們、恭親王之子載澂。據說,因此之故,當同治皇帝駕崩,慈禧召集領導班子商議接班人大事時,恭親王居然說了句:&ldo;我要迴避,不能上去。&rdo;這一說法,來自陳夔龍的《夢蕉亭雜記》。但日後官至直隸總督的陳夔龍,當時還在老家刻苦攻讀迎接高考呢,這當然也是道聽途說。

絕路皇后?根據官方公布的文件,這位皇后死於悲痛,&ldo;毀傷過甚,遂抱沉疴&rdo;,官方的評價很高,說她正位中宮後,&ldo;淑慎柔嘉,壼儀足式。侍奉兩宮皇太后,承顏順志,孝敬無違。&rdo;悲痛是可以想見的,而一個21歲的健康的年輕女子,會因悲痛過度而死亡,則是比較離奇的。也無怪乎後來野史中出現很多段子,來試圖重新闡釋阿魯特的離奇死亡。

以《紐約時報》等為代表的西方媒體,樂於從權力鬥爭的角度來解讀皇后之死,而其立足點就是皇后其時身懷有孕,慈禧為了一己的權欲,居然連親生的孫子(或孫女)都不顧,迫害皇后致死。這種說法,到了《慈禧外紀》出版後,輾轉摘引,幾乎成了一種定論與共識,儘管其毫無史料支持。

中國本土產的野史,在更有中國特色的解釋:&ldo;婆媳是天敵&rdo;之外,也將焦點聚集在權力鬥爭上:阿魯特皇后將是慈禧太后干預政治的競爭對手之一。各種段子綜合起來看,基本說的是同治死後,慈禧便有逼死皇后的打算,逐漸斷絕了她的飲食供應,皇后無奈,寫信給娘家,其父回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東風吹桃李 嬌靨 傾城男後 我師尊他真香了 妻心難測 被惡龍搶走之後 最後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