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do;黑洞&rdo;,變得杳無蹤影。
清政府社會這種的閉塞性,使辛亥革命後的農村,仍然處於對政治茫然無知的狀況。關於這一點,讀讀《阿q正傳》即可瞭然。
最後,從革新派所運用的策略來比較,以明治天皇為首的維新派顯得較為條理、有序,有階段性,而戊戌變法在操作上則顯得紊亂和操之過急。
也就是說,改革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必須讓社會各階層有一個適應的階段。1868年明治維新政權建立以後,通過廢藩置縣,各藩全部解體,實行&ldo;四民平等&rdo;;通過地稅改革,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對資本主義發展有重要意義;文化開明、殖產興業、富國強兵使西方文化大量進入東洋,特別是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到明治末年全國就學率已超過95。
1890年以天皇命令形式發布《教育敕語》,把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的道德規範納入軍國主義的軌道。正是這條理有序的政治、經濟、教育等改革的成功,東洋迅速走出了封建時代,開始接受資產階級人權、民主思想,為建立資產階級近代國家奠定了基礎。
戊戌維新在策略上似操之過急,在新政改革中分不清輕重緩急,措施失當。103天的新政,頒發上諭達100多道,改革的內容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以至修理街道等瑣事的措施也涉及了,新政上諭紛至沓來,每一措施都重要,結果究竟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連改革者也弄不清楚了,由於君主專制的官僚機構臃腫龐雜,更缺乏強有力的行政組織措施。
從改革機構這一新政內容來看,康有為曾主張不必裁減舊衙門,只需添置新衙門,並主張官爵分離,給年事已高的冗員爵位及優厚物質待遇,這是較穩妥之措施,而光緒帝一次就下令裁撤了十多個衙門,這樣就觸犯了大批官員的特權和地位,必然會使矛盾激化,使他們群起而反對變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