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二百四十二章 挖盐能赚多少银子,不如直接挖银子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况且贾环是真的给股份,不是画大饼,等拿到土地之后,底下的人,很快就能感受到贾环的诚意。

十足赤金。

“这个法子好。”焦大也兴奋起来。

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不过这还没完,贾环继续道:“另外对于咱们家里出来的人,你回去告诉他们一声,府里会负责给他们的孩子,统一请国子监的先生来教他们读书。”

“他们家里的父母妻儿,府里每个月都会发银子,直到父母终老,孩子长大成人。”

贾环想要干大事,就不能缺人,不能缺那种忠心耿耿的人。

而足够的福利保障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人的后顾之忧。

为了贾家付出了那么多年,贾家也确实应当给这些人一个交代。

新给出的这些措施,保障力度确实十分到位。

连焦大这种,见惯了生死的人,也有些动容。

要知道焦大也已经达到了无保老人的标准,这下子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就算是老死,也肯定是在贾家了。

“不过你回去也得制定一个晋升的准则出来,表现优秀的享受什么待遇,表现一般的享受什么待遇,都要分分清楚。”

当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要赏罚分明。

得有一份正确详细的准则,才能正确引导人心的向背。

焦大确实具备工作经验,但是缺乏理论指导,贾环这算是帮着补上了这一课。

……

……

大概半个多时辰。

林大带着三个老头和两个中年人进来了。

没错,就是扬州的五个盐商。

其中一个还是扬州总商江春的弟弟。

扬州的盐商,总共有七家,分别是江、郑、李、王、赵、周、黄。

除了江家的规模最大之外,其他六家都差不多。

而李家和王家,一个是苏州的大户,一个是杭州的大户,都是江南本地人,所以直接就被林大给排除在外了。

仔细一看,七大盐商,竟然没有一个是扬州本地人。

其中江家和郑家,以及赵家,都是徽州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江南省,但却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区。

至于最后的周家和黄家,则是老西儿。

六人进来,贾环起身迎接。

当然,也仅限于起身了。

几家生意做得再大,也不可能被贾环放在眼里。

真论起规模来,加在一起连个弟弟都算不上。

能站起身来,就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林大给介绍完之后,就退到了贾环的身侧,好像是个老管家一样。

一点当年叱咤江湖的气度都没有。

“诸位不必觉得奇怪,突然请你们过来,是有买卖想跟你们谈,既然人已经到了,我也就开门见山了。”

贾环可没有什么功夫跟这些人谈什么策略。

都是多少年的老江湖了,没有必要非得先上点套路,直接谈交易就完了。

“太上皇南巡的驻跸江宁的事情,你们应该都听说了,朝廷邸报上的消息,说是来江南筹粮赈灾,想来你们也是不信的。”

官面上的消息,肯定得有个伟光正的理由。

至于真实的情况,则会永远都隐藏在水面之下。

直隶闹洪灾也不是头一回了,而且天下那么大,哪一年不出点灾荒什么的。

也从来没见过太上皇出面筹粮。

一天天的,压根就用不着。

要是什么事情都得太上皇出面的话,还要底下的官员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有闲王 皇明圣孙 三国:日记曝光,美人们都黑化了 大华极品小皇子 抗日之最强战兵 蜀汉之庄稼汉 二嫁,盛宠天才逆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