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第九集 (第3/6页)

天才一秒记住【新笔下文学】地址:www.bixiabook.cc

正是五月的天气,阴光柔和,草木欣然。

赵抃带着州府几位官员到下辖的钟离、定远、招义三县巡查。

赵抃一行在麦田旁的路上停下来。赵抃望着一望无际的麦苗长势旺盛,一株株翠绿壮实的麦苗随风轻轻摇摆,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赵抃憾叹道:“这次巡查了钟离、定远、招义三个县,看来麦苗的长势都非常良好,再过两三个月,不出问题,丰收已成定局。”

“是啊,是啊,”官员们纷纷赞同。

赵抃举目眺望,发现不远处几个农夫正在忙着浇灌麦田,便走了过去问道:“老乡,这是浇的返青水吧?”

“是啊,浇完这遍,麦熟前再上一遍水,保证今年大丰收。”老汉插好铁锹,坦然地答道。

赵抃又问道:“麦收八十三月各场雨(农历八月、十月、三月各下一场透地雨),何须浇这么多遍水?”

“小麦播种前浇一遍水能拿住苗,封冻前浇一遍水能保麦苗安全过冬,开春浇一遍返青水,麦苗长势旺盛,拔节时浇一遍水,麦秆挺脱,吐穗时浇一遍灌浆水,小麦颗粒饱满。只要浇得及时,啥苗都会疯长。”老汉抽了一口烟,回道:“淮河水长流,吃穿不用愁,淮河水不淌,必定闹灾荒。”

赵抃关切地问:“如今青黄不接,家中还好吗?”

“前几天州府常平仓开仓赈济,我到得早,买到了赈济的麦子,加点野菜凑凑,可是挨到新麦。后来,晚去的人就没我这般幸运了。听说,知州用马车将小麦运到粮店去卖高价了,老百姓的日子哪里还过得下去啊!”

赵抃点点头,便向老汉告辞,带着一行官员而去……

(旁白):“赵抃又去了几个村庄,得到情况大同小异。他终于弄清了孔潢不敢升堂理事,也不敢出巡劝农,惧怕士兵造反的缘由了。”

11、府衙 日

赵抃提笔向朝廷禀报,请求开仓赈灾……

毛彦志走进来道:“赵大人,各知县及专司钱粮官员都已到齐。”

“好,”赵抃将禀报朝廷奏折交毛彦志并吩咐道:“即刻送往朝廷。”

“是!”毛彦志接过奏折急速而去……

12、议事厅 日

赵抃坐落后,扫视了一下各县官员,便开门见山,道:“当前,青黄不接,不少百姓日子不好过。要求各县分户落实缺粮困难户的需求数量,分片错时拨粮。采用借一石,麦收后还一石二的办法。如此,既能平抑市场粮价,又可保证常平仓不会亏空。”

官员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13、常平仓门前 日

开仓赈灾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州。此时,粮仓外不见以往赈济时那人山人海,挤爆粮仓的场面,取而代之是井然有序的排队领粮的队伍和一张引人注目的告示,以及那棵老槐树下的一杆公平秤。几位村民正在把从粮仓领出谷物在公平秤上再过秤……

年轻村民把一担稻谷放公平秤上一秤,秤杆还上翘一点,脸带笑容地连声说:“公平!公平!”接着,挑着稻谷走了……

老人挑上一担谷物一秤,也同样哈哈一笑道:“这世道又变回来了!”

此时,赵抃走过来见大家在公平秤面前排着过秤,便大声说:“老乡们,如果你们秤了重量对不上的话,你立马来找我,我赵某给你撑腰。”

村民纷纷议论道:“这法儿新鲜,公道。”

“赵知州办事公正,我们服了!”

赵抃又说:“你们领的粮食和账簿上签字画押的数对上了,那我的总数就差不多了。”

领粮的秩序井然,人人心平气和,不禁啧啧称奇。

14、孔府 夜

孔潢背着双手焦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玩野了,霍总的小娇妻是真大佬! 新婚后爱(H) 悍婦的古代生活 小情人(h) 骤雨(1v1 出轨年下) 枭宠成瘾:病娇少帅的娇妻是大佬 ABO特浓信息素